本文转自年1月9日观察者网。
近日,英国记者吉迪恩·拉赫曼在《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呼吁西方国家放弃遏制中国的想法。其观点既有合理之处,又对中国的*事外交*策多有误解。观察者网翻译本文,仅供读者参考。
“我们希望中国失败吗?”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专为西方决策者和评论员举办的研讨会,有人在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与会者翻阅了一份新年预测报告,其中一人问道,为什么把中国经济增速骤降列为年的一大风险——“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的吗?”
这个问题问得有道理。毕竟,美国总统一再表示,他愿意为保卫台湾(地区)而与中国开战。欧盟已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英国正在辩论是否正式将中国列为“威胁”。很明显,如果你把一个国家视为威胁和竞争对手,那你还想看到它的经济快速增长吗?
或许你仍然希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那些认为中国经济继续成功仍符合西方利益的人,有一些合理的理由。首先,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希望中国经济陷入衰退,你就几乎等于希望世界经济也陷入衰退。如果中国崩溃了(例如,如果中国房地产行业崩溃),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还有一个有关道义的问题。你愿意让14亿多中国人变得更穷吗(很多中国人现在仍很贫穷)?中国的需求和投资对非洲和美洲国家至关重要。你也希望这些国家变得更穷吗?
由中国投资建设的斯里兰卡国际机场
此类争论仍在发生,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西方各国*府目前仍举棋不定。一般来说,两种世界秩序模式正在西方决策者的脑海中缠斗:一种是基于全球化的旧模式,另一种是基于大国竞争的新模式。
旧模式强调经济,以及中国人所说的“双赢合作”。其观点是,经济稳定和增长对世界各国都有好处。该模式还鼓励在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上延续过去的国际合作方式。
而新模式认为,一个更富裕的中国已不幸地变成了一个更具威胁性的中国。北京投入巨资建设*备,新模式的观点是,除非中国自己改弦更张或其野心受到外部遏制,否则全球和平与繁荣将受到威胁。俄乌战争和中俄合作强化了以下这种观点:现在最适合从大国竞争的角度看待世界。
不幸的是,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因为这两种世界观都含有真实的成分。一个失败的中国可能对世界稳定构成威胁。而一个成功的中国也可能如此。
西方决策者化解这场争论的方法是提出另一个问题:不是“我们希望中国成功还是失败?”而是“我们如何管控中国的持续崛起?”
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避免西方决策者将其*策建立自己无法控制的前提基础上。美国人或欧洲人认为中国正在走向失败是不明智的,而中国将其*策建立在美国崩溃的基础上也是不现实的。很明显,中美两国都在国内面临严峻挑战。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挑战可能会压垮它们。但任何一方相信这种结果出现都是愚蠢的。
西方决策者不应试图让中国变得更穷或阻碍中国的发展,而应将其*策重点放在塑造国际环境上,思考一个更富裕、更强大的中国应该出现在什么样的国际环境里。西方所要塑造的世界秩序应使中国无意推行激进*策。
西方可以使用*事、技术、经济和外交手段塑造世界秩序。美国已卓有成效地加强了本国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安全关系,这应该有助于遏制中国的“扩张”倾向。华盛顿还加大努力,阻止中国成为世界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但美国要与那些担心本国利益受损的盟国协调配合却难上加难。
经贸领域是美国的最大弱点。中国已成为印太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情绪,以及无法在亚洲签署新的重大贸易协议,使得华盛顿相比北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争夺人心也很重要。正如乌克兰战争表明的那样,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对西方的动机表示怀疑,即使他们反对这场明显是由俄罗斯发动的战争。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美国和欧盟既要自己清醒又要向外部世界明确表明,它们的目标不是阻止中国变得更富裕,而是防止中国利用自己日益增长的财富去威胁邻国或胁迫其它贸易伙伴。以此目标为*策出发点既可行又合理。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