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好的关系,同时也能活出自己。欢迎来到付费专栏《活出自己的心理学大课讲》第8节。本专栏的节陆续更新,详情请查看专栏简介。
作者:相先生,心理咨询师,签约作者。以下是本节摘要:
摘要:
1、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形成于他的原生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问题传递给孩子,这叫做心理问题的代际传递。
2、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和自己分离,最终活出他自己,这样的爱是饱含着祝福的,这样被祝福过的孩子,一生会开心、快乐顺遂,这样的爱是伟大而美好的。
我们不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毫无疑问,这份爱是伟大的而美好的,但是我们今天不分析美好,我们分析其中并不美好的一面。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一直在围绕着原生家庭中的父母讲关系,这一节我们围绕着原生家庭中的父母讲自我。
我们在第一节论述了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可能就是他命运的雏形,那好的母子关系,就意味着一个好命运,就意味着获得了一生的祝福,相反不好的关系,就意味着没有得到祝福,一生可能都会过得很难。
比如当一个人有以下三个特征的时候,就意味着没有得到这种祝福:
1、经常压抑自我
压抑自我其实是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最早开始于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里有两种情况,会让一个人形成压抑自我的性格,其一是在和母亲的关系里,母亲喂养婴儿的时候。
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特别是婴儿期,如果抚养者(主要是母亲)能按照婴儿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去及时地喂养他,满足他,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体,所谓真实自体就是真实自我。
相反如果在和母亲的关系里,母亲总是忽略婴儿自身的特点,而是按照自己想法和条件,比如自己晚上不喜欢起夜,就白天给婴儿吃饱,不想给婴儿换尿布,就置之不理,或者母亲自己充满了焦虑,看不见婴儿的需求等。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