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起底第37届金像奖名单背后的故事
TUhjnbcbe - 2022/5/2 15:08:00

本届金像奖落下帷幕,在道哥眼里,究竟有什么值得留下印象的奖项与花絮呢?

两大特色六度获奖:许鞍华

说到伴随金像奖成长的香港影人,“第一位”非许鞍华莫属:从第二届的《投奔怒海》开始,她总共13次提名最佳导演,并夺得其中6次(《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金时代》《明月几时有》),命中率近一半,平均6年就能拿到1次,且在她之后,如方育平、王家卫、杜琪峰和徐克都只是3次,可见许鞍华在金像奖史上,已然创下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

最佳导演:许鞍华

此外,许鞍华六次获奖正好分为两大特色:《女》《天》及《桃》皆属展示人与人之间生活细节与温情;《投》《*》与《明》则拥有大时代背景,从70年代战后越南,到文人并起的30年代上海,再到40年代抗战时期的香港,无不具备许鞍华一贯的人文关怀与民间众生相。

许鞍华

许鞍华说,她终于真正拍了一部讲述香港历史的电影,不仅圆了从《倾城之恋》开始就有的梦(该片已涉及一部分香港沦陷背景),其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平淡动人的戏剧笔触,也依然能触及观众动情一面。

许鞍华,确担当得起“实至名归”四字!

不仅是“劳模”:*

出道20多年,拍多部电影,3次提名最佳男主角,终于众望所归,这正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给*的肯定,也让观众知道,他不仅是“劳模”,也是演技魅力皆成熟的实力派!

《杀破狼·贪狼》里,*除亲身上阵打戏连场,更交出被观众公认金像奖级别的文戏,尤其目睹冰柜中的女儿尸体,从难以置信到崩溃痛哭再到悔不当初,最后接受命运,确让观众看到很大突破。

*最佳男主角

有趣的是,*4次提名金像奖(《一个好爸爸》《扫*》《杀破狼·贪狼》3次获奖级别的表演,《门徒》1次男配),竟都饰演父亲,孩子也都是女儿,可见古仔与“父亲”角色有缘。

媳妇熬成婆:毛舜筠姜皓文

本届金像奖上,有两位早在上世纪7、80年代就已出道,却在新世纪后才获得金像提名,也终于在今年才拿到奖的前辈令人鼓舞。

去年姜皓文首获“最佳男配角”提名时,许多网友甚至比他还紧张,不仅在于他两年拍了26部电影,成为近年香港影坛当之无愧的“*金绿叶”,更在于他始终默默耕耘每个角色,所以凭《拆弹专家》里在暴躁中又要时刻保持冷静的警察形象夺奖,很多网友都忍不住说:等了好久了!

姜皓文最佳男配角

至于毛舜筠,年的《大丈夫2》才首获提名,这次距她上次提名的《老港正传》则正好十年,获得最佳女主角也是“苦尽甘来”。

无独但有偶:张艾嘉

金像奖上,张艾嘉凭自编自导自演的《相爱相亲》二度荣膺“最佳编剧”。无独有偶,两次夺得该奖也都是与另一位女士合领(第一次是《心动》的关皓月),这一次是游晓颖。

另外,《相爱相亲》也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第二次有内地编剧获该殊荣,第一次是《一代宗师》的徐浩峰和邹静之。

《相爱相亲》荣获最佳最佳编剧

而且,张艾嘉更是许鞍华之外,获金像奖提名次数最多的香港女影人,可以说是唯二真正伴随金像奖成长的女性影人,个人提名目前已达16次,其中“最佳编剧”提名了5次(《心动》《生日快乐》《一个好爸爸》《华丽上班族》《相爱相亲》)并2次夺奖,确是女性影人中的“全才”。

双双破纪录:王晶

首届金像奖举办那年,王晶已是导演,但整个8、90年代,其执导影片合计获得的提名加起来却不到十次!

《追龙》荣获最佳摄影

新世纪后至《追龙》前,王晶导演作品更在金像奖上零!提!名!而且《追龙》之前,王晶的导演作品竟仅在金像奖上拿过一座“最佳女配角”,难怪他直言“再不对奖项存在任何期望”。

《追龙》荣获最佳剪辑

不想本届金像奖上,《追龙》不仅破了王晶导演作品在金像奖上的提名纪录(6项),还夺了“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同样破了王晶导演作品的获奖纪录。

从首届开始:洪金宝

本届金像奖,洪金宝再夺“最佳动作设计”。事实上,早在第2届金像奖首次设立该奖项时,洪金宝就凭《败家仔》成为史上首位获奖者,翌年又凭《奇谋妙计五福星》成为史上首位获奖蝉联者;多年后,洪金宝又先后凭两部《叶问》荣膺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足见“大哥大”在港产动作片领域的地位。至此,洪金宝累计5次夺得该奖项,仅次于*(10次)和董玮(6次)。

洪金宝再夺最佳动作设计

相比前两集甄子丹的混合格斗与李忠志的轻盈灵动,洪金宝在《贪狼》里设计的近身搏击,每招都充满凶狠杀气,往往三四招内就让敌人的手脚骨折,最终让“杀破狼”成为金像奖史上第一个“三部曲”都夺动作设计奖的系列。

最后竞赛奖:曾景祥

本届金像奖上,有“音效大师”之称的曾景祥同时凭《杀破狼·贪狼》和《西游伏妖篇》入围“最佳音响效果”,最终凭前者获奖。但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座金像竞赛奖,因去年他已去世。

年开始,曾景祥就是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常客,第一次入围就占了三席并连续5届入围两席,迄今为止提名达32次,同样空前绝后。

代替曾景祥领奖

在致敬已故电影人环节上,大会也以曾景祥的一番话作为收尾:“入这行我无悔...在历史上我们创造了很多不可能的事。”正是香港电影人精神写照。

本土略暗淡:《29+1》

本届金像奖各奖项提名和获奖者绝大多数属合拍片,本土风格最浓的只有新导演彭秀慧执导的《29+1》,该片也让她获得本届“新晋导演”。

彭秀慧获最佳新晋导演

事实上,《29+1》也曾在内地上映,虽因“港味”太浓乏人问津,但在本土反响不俗,为年度十大卖座片之一。但这也反应一个事实,所谓“纯港片”在未来尚有多少发展空间?或许,“纯港片”在合拍大潮的持续发展下,终究难逃被边缘化的结局。

“港片”复苏者:楚原

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颁给导演楚原,再次勾起不少观众影迷对上世纪经典港片的回忆。

70年代,楚原对香港影坛贡献良多,一是拍出市井喜剧《七十二家房客》,坚持用粤语配音上映,结果打破历史票房纪录之余,更成功复苏“粤语片”,可以说这45年来原汁原味的“香港电影”,就是楚原带起来的;二是70年代中期开始,他执导了数十部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片,掀起银幕上的古龙热潮。

楚原终身成就奖

说起楚原跟金像奖的缘分,其实最早始于第四届,但他并非以导演身份,而是凭《雪儿》提名“最佳男配角”——他其实是金像奖史上第一位提名演技奖的香港导演。

但最感人的,还是楚原那番获奖词: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泪影四个字砌成,任何人无论昨日多风光、多失意,明天天亮一样要起来做个人,继续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个就是人生!经历70年代的辉煌与80年代的落寞,再到90年代后渐不再执导去电视台做演员,楚原的电影人生,或许也如香港电影本身般,起伏跌宕。

“新浪潮”与“主旋律”——最佳电影

自去年新艺城登场,今年金像奖再次邀请一班对香港电影发展有贡献的影人颁发“最佳电影”,对象则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崛起的“新浪潮”导演,包括徐克(处女作《蝶变》开创新武侠风格)、许鞍华(第二部导演作品《撞到正》是香港最早的*怪喜剧)、章国明(香港第一部卧底片《边缘人》导演)、余允抗(“香港最恐怖电影”《凶榜》导演)和唐基明,无疑寓意香港电影的“传承”意义,毕竟他们当年正是改变了香港电影的工业风貌,让港片进一步与创新接轨。

于冬领奖

与之呼应的,则是将“最佳电影”颁给《明月几时有》,作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主旋律电影,这也反映内地与香港之间20年来的电影文化融合,所以于冬领奖时,除提到博纳跟香港合作了多部电影,更以其为例道出香港电影的“北上”现状:五部“最佳电影”提名作,有4部来自博纳,剩下一部《相爱相亲》,也是内地的海润电影公司出品。

作者:阿蒙

编辑: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起底第37届金像奖名单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