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经历过国企、民企及外企各种体制的资深采购人,曾负责诺基亚、微软亚太区市场营销服务采购,现任英国培生集团亚太区采购总监,主管全品类采购。
全球贸易经济的紧密联结,让现代商业活动不再仅限于一国一域。无论是国内的外向型企业在进行国际寻源时和供应商沟通,还是跨国企业中公司各区域间的内部沟通,时差问题总是绕不开的挑战。
亚太地区的时区差异不是很大,香港、新加坡和中国位于同一时区,越南比中国晚1小时,印度比中国晚2.5小时,这些都还好克服。但是如果加上欧洲,甚至地处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动辄8小时以上的时差,工作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时差问题去年年初我们团队的职责从大中国区延伸到亚太区,第一个跨国项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办公室搬迁,时差问题就形成了不小的障碍。我们要为这个项目选择设计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专业咨询公司、装修、家具等一系列供应商,参与其中的有当地的Stakeholder,也有来自英国的同事。澳大利亚比中国早2小时,英国比中国晚8小时,在他们两个中间则差了10小时,根本不在同一个工作时间里。我们在组织内部会议及供应商会议时,就非常头痛。
好在英国的那位同事非常配合,愿意清晨很早起来和我们开会。我知道他一直都很敬业,没发生疫情时,他每天很早就搭最早班的火车来到办公室。但是整个项目中有很多次会议,尤其是供应商讲标时经常要持续三五个小时,他就要起得更早,这在我们其实也非常抱歉。
在支持亚太区的业务时,在时间上我们中国团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牺牲精神。我是位于英国总部的全球采购领导团队的一员,也是唯一一个工作地点位于英国以外的成员。我们每两周一次采购领导团队例会,还有很多其他的专题讨论会,我需要每次都在晚上8、9点钟和他们开会,其实非常不方便。后来领导团队中又加入了两个美国人,为了照顾所有人的时间,我甚至需要在晚上10点以后参加会议,有些会议持续时间比较长,那就要后半夜才能上床睡觉。
我的英国老板也深知作为团队中的唯一一个中国人,除了文化和语言上的挑战,我在时间方面也付出良多。所以他也在多次会议中对我的付出表示欣赏和感谢,并力图在安排会议时照顾到这点。
更多挑战在公司,现在只有我负责的亚太区是直接汇报给英国总部的,其他区域还都是汇报给各自的区域。为了了解各个区域的采购情况,贯彻总部的采购战略,今年年初制定目标时,老板给我的一个任务是,把这些区域的采购群体连接起来。他认为我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因为作为区域采购,我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另外就是英国总部的同事往往会在语言和文化上给区域同事一些无形的压力。我在亚太区的虚线经理则警示我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而且有时候受累不讨好。
是的,将联系全球事务的工作交由位于中国的我来做确实是个大挑战。我以前在诺基亚,管理区域采购团队的老板位于迪拜,大家公认那是世界时区的中心,和各个大洲沟通都不存在极端的时差障碍。
尽管如此,我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开始主动接触位于南非和南美的采购团队。我和他们每两周各开一次例会,向他们介绍全球采购的战略和流程,同时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和侧重点。南非比我们晚6小时,巴西则比我们晚11小时。另一个南美的采购同事位于墨西哥,和中国时差更达到13小时,我晚上和她开会的时候,她那边的时间是早上6点,外面的天都还没亮呢。
时差博弈根据我和各国同事互动的经验,对时间的态度,首先取决于各国的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勤奋,愿意在时间上多付出一些,往往容易接受在非工作时间参加会议,这和霍夫斯泰德文化五维度中的长期倾向方面,中国人得分较高有很大关系。很多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的同事都比较坚持在他们的工作时间内开会。比如在澳大利亚的项目中,我的同事甚至连下班后一小时都不愿意付出,当然后来我知道,他马上要退休了,所以也没必要拼命工作。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家对于在非工作时间的会议安排,其实也有点像我们在谈判中所谈到的双方所感知的力量对比。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相比,澳大利亚同事一般比较坚持在他们比较方便的时候开会;但跟英国美国的人开会,虽然有时候不方便,但他们还是会参加非工作时间的会议。前几天南非同事帮我约两个财税部的同事开会,讨论保险的事情,位于美国的她们明确要求必须在他们早上上班以后开会,其实这时对中国已经比较晚了,不知他们心中是否有数。
我们在开始支持亚太区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尊重其他国家同事的时间,自己多付出一些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新来的嘛,有很多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地方。但是,随着Stakeholder越来越熟悉我们,当他们感知到我们的专业性和对他们的帮助时,这时候往往对于一些于他们不方便时间的会议,他们也会欣然接受。比如我那个天不亮就要和我开会的墨西哥同事,因为我是直接汇报给Global总部的,我这里有她想知道的信息和答案,所以她非常高兴地接受这样的安排。
时间概念在跨国公司中工作,一般大家时间观念都很强,准时进会,准时结束。这点上英国总部的同事做得非常好,即使上个会议拖堂要晚几分钟,或者临时有事稍微晚点进会,他们也会提前发消息通知我们。印度人以在时间上非常随意著称,但是基本上也都是按时进会。要说不足,就是有的印度同事需要注意会议的基本礼节。最起码对收到的会议邀请要及时反应,是接受还是拒绝或是可能参加,要给会议邀请人一个回复。即便如此,我发现他们一般还是会准时上会。
还是碰到一个斯里兰卡的同事,有一次约我晚上开会。我8点钟准时进入会议后,等了十分钟迟迟不见他上线。我还以为进错了会,退出重进,又等了几分钟,还是没人。当我下线出去散步时,那时候会议过了半小时,他才上线,然后问我为什么不进来开会。我说你还是重新约一个会吧,下次请准时进会。
当然也有一些不懂事的同事,在不合适的时间找你开会,我也会委婉拒绝。我有每天早起的习惯,有一天早上4点半,一个印度同事在Teams上找我,问我现在方便不方便和他通话,他有急事要问我。我说现在中国是凌晨,你还是约一个工作时间的会议吧。
一些Tips1.对于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在非工作时间开会确实有很多的不方便。时差问题肯定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重视并好好规划。
2.下载一个全世界时区时间表,苹果时钟自带的世界时间也很管用。
3.多人会议,安排大部分人方便的时间开,肯定会有人牺牲非工作时间;人数不多的会议,尽量安排在大家有交集的工作时间内。4.会议时间安排对谁有利,其实隐隐来自大家所感知的力量对比。让自己成为那个大家都愿意亲近、愿意寻求帮助的人,对自己的力量会有所提升。5.中国人习惯于看长远,这是我们愿意牺牲一些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利益的原因。和其他国家开会,这个文化有时候对我们比较有利。6.灵活安排时间,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日里,我一般是下午1、2点就开始和国外开会了,断断续续的会议,会一直持续晚上9、10点钟。我会尽量把上午的时间空开,尽量不安排会议,这样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打坐、做瑜伽、打太极,让自己全天都有饱满的精神,面对一个个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日。往期推荐
让我们更加国际化(英语篇)
采购中国经理人社群
专业思想
知识
趣味
致力于推进采购专业在国内的发展;拥有多个专业交流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