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师生回忆录:匠心映寞路,书情正梦酣
作者:尹新武
-书影3-醉心于风轻戈亮、雨浇剑芒,武侠小说和武打片
在会宁一中时,看过刘晓庆主演的武打片《神秘的大佛》。那一幕和尚晚间被杀手硬生生剜去一只眼睛的恐怖镜头,常常出现在我失眠的夜晚……
《武林》、《武术健身》、《中华武术》、《武*》是大陆最早的武术杂志。这些杂志除了传播武术知识外,还赶时髦地刊登一些港台的武侠小说,如关于“桂华生”、“张丹枫”的故事等等。
这些杂志,当时差不多成了许多爱好者痴迷于此的武术教材,也引动无数嗜武健儿,于挥拳踢脚之余,向往着古代的侠客神鹰般掠过古寺的那般一跃冲天的豪情。
后来,在师范时,我看到了大陆最早的一批武打电影,如《武当》、《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林志》。这些武打片,让我的青葱岁月充满了刀光剑影……
周末,我曾移步靖远县城的街头,一册宫白羽先生的《偷拳》,让我记住了杨露蝉这位后来为太极拳的大放异彩做出过了不起成就的一代拳王。
北小时,和学生一起看过不少的武打片,如《八百罗汉》、《木棉袈裟》、《岳家小将》。还有一部电影叫做《野妈妈》,看电影的时候,坐在我前排的学生,偷偷转过身,打量他们的老师是否也哭了……
在窝铺时,和妻子一起看过武打片《无名三兄弟》、《金镖*天霸》。
从评书中汲取养分,又经过民国武侠小说作家的大力耕耘,新起于港台的新派武侠小说,如金庸反映复杂民族矛盾的十数部武侠小说,梁羽生笔下的天山派,以及古龙笔下的多情之剑。这些武侠中惊动皇宫的深夜来客哦!这摇曳于众多武侠迷的梦境哦……江南之春,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江湖人物,静极思动……这是令无数中国人非常着迷的读本,它一扫旧武侠小说的那种冗长和屑碎,代之以非凡的现代感和深邃的想象力。比如古龙笔下的江湖,就与时下的社会非常相似……
窝铺时听小说连播《甘十九妹》(萧逸)。那时,我成家不久,妻子和我同在窝铺小学工作。午间,妻子急急忙忙地赶在他的父母干活回家之前做好饭。然后,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围着圆桌一起边吃饭边听《甘十九妹》……阳光是那么明媚,空气是那么清新,心情也是无比的灿灿……
萧逸先生的灵透的悟性,加上渊博的才学,绘成了最美好的画卷,在饮马河汩汩流淌的记忆里渐行渐远。他的作品擅长于描写阵法,很有中国古人的奇门遁甲的味道……
武侠影视剧的滥觞,即从上世纪行走如风,风过雁翅,羽生于烽火。直到三剑客中的金庸先生于年10月30日登上仙路,才为这个不世出的伟大的武侠作家的时代,画上了一个金灿灿的句号。真名叫做熊耀华的古龙去世得早,不到四十岁;梁羽生晚年定居澳洲,虔信基督,偶尔也参加一些诗词方面的活动。说到基督教,我在窝铺时,曾从孙志诚先生处借得《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
当年我在北关小学时,听《平凡的世界》(路遥)、《*河东流去》(李准)、《故土》(苏叔阳)。正是青葱年华里那无数如此使人醉心的评书,让我追过笼盖四野的岁月之后,掩卷长思深埋于心,且不放弃有朝一日也唱起自己的关于文学的歌。
对金庸先生的小说,初读于北关小学,有《鹿鼎记》、《书剑恩仇录》。还有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还读了《飞红巾》(梁羽生),后来才发现,梁羽生的作品中,并无此书。对古龙的作品接触得较晚一些,在窝铺才读了古龙先生的《游侠录》。
大量阅读武侠小说则是在——年妻子开兰竹书社时。如冯家文先生的小说《五凤朝阳刀》,即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性语言,在此一代众多的通俗小说中享有盛誉。
当时,大陆的武侠小说热,尚未完全褪去迷人的色彩,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家之外,卧龙生、上官鼎、司马翎、诸葛青云、孙玉鑫、慕容美、独孤红、伴霞楼主、柳残阳、云中岳、陈青云,以及萧逸(《饮马流花河》、《无忧公主》、《马鸣风萧萧》等)。我读过古龙的多部小说,以及港台知名作家的武侠小说多部。
年秋冬之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