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荐读邱华栋侠之大者,重新诉说我的
TUhjnbcbe - 2021/3/8 18:42:00
侠之大者,重新诉说我的《十侠》写作经验文

邱华栋练武与写作我如今写作已经三十多年,十五岁时就写过一本武侠小说,大概有十万字,叫作《碧血侠情录》,听着很像金庸、梁羽声、古龙小说的名字。我十几岁的时候读了很多武侠小说,模仿着他们的风格写了一本。那会儿我正在业余体校武术队练武术,早上练两个小时,晚上练两个小时,每天有四个小时较高强度的训练。我妈说我当时晚上练完回家连饭都吃不下去,因为太累了。所以练武术跟我写作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关系,因为练武术能够让人不断体会到自强不息的韧劲,写作又能放飞一个人的想象力,放飞创造、塑造一个新奇文学世界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是特别美妙的事情。说回我写《十侠》这本书。《碧血侠情录》当时投到一些杂志,没有发表,所以武侠梦就中断了,后来我写了一些当代题材、都市题材的作品。最近几年,我突然又萌发了写武侠小说的念头。为什么?有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就是当年教授我武术的老师*加震。去年我的老师八十大寿。小时候非常苦地练了五六年武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觉得应该献给老师一本书。于是我把当年的手稿拿出来,再一看,写得那么幼稚,放那儿得了,写一本新的吧。写什么呢?记得前两年,在上海参加书展期间,我带小说家陈仓一起去看望*加震老师,我们二十多年没见面,见面时非常激动。听说我要来,他早早地做了准备,把他练过的各种器械全部拿出来,摆了满满一屋子。我一进*加震老师的家,一下惊呆了!地上、墙上全是各种兵器,刀、枪、棍、剑,青龙偃月刀都有,还有神镖、九节鞭,什么都有。*加震老师一件件数给我看,这个当年没练,那个镖练得很差,讲了很多小时候训练的故事。后来我们到他楼下的小院子里又耍了几下,他拿了一把青龙偃月刀,那个刀非常重,有几十斤,他单手就能把刀在空中横起来,当时年他已经79岁。轮到我上去一顿晃,刀砸在自己头上,根本不行。所以师父还是武艺高强。十种兵器写一本书献给老师,这是我最开始的一个想法。但是真下笔的话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我已经从十五岁的少年作家长成五十岁的中年作家。我考虑了一下,中国的武侠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中国的小说是从历史书里找出来的,用学术名词说是“史传传统”。我们看《三国演义》,尤其是明代、清代的长篇小说,很多都是从历史演义里“长”出来的。武侠小说怎么写?首先,我想应该写一种兵器,但想到*加震老师的一百多种兵器,神镖、青龙偃月等等,我要不要写十种?兵器和武者之间的关系是我最开始萌发的一个想法。后来我觉得光写兵器太简单了,这个小说肯定比较单薄。金庸的每一部小说背后都有一个大的历史语境,比如《倚天屠龙记》是明代的背景,《射雕英雄传》是元代的背景。但是历史武侠小说中,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的招数。想到这一点后,我眼前一亮,我想看看自己如何结合历史的演变,探讨一下中国古代侠客的历史、侠客的精神、侠义的精神,这是第一点。其次,很多作家写的武侠小说都是长篇,很少有短篇。当然除了《唐传奇》里面有几个,之后,自明清以来的武侠小说都是长篇。当时的那些武侠小说大家,《蜀山剑侠传》没写完就已经五六百万字,当代有一些网络作家写的仙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大都很长。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写小说,短篇小说恰恰特别能够呈现出你的创作水平、你真正的艺术水准。练武术的人有一句话叫作“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我这两天看唐代的武器,有三四个长枪真的很厉害。但是一寸短一寸险,短剑非常惊险。短篇小说也是这样。所以我决定写一个短篇小说集,同时跟中国的一些历史阶段建立联系。有了十种兵器的构想,又有短篇小说的写作构想,再加上我把它框定在以历史小说为背景,以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这种方式来写作,基本上确定了这本书大致的写作范围。今人的眼光于是首先重读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里专门为刺客、侠客、猛士设有一个传——《刺客列传》。里面最有名的就是《荆柯刺秦》,但是多少年以来被文艺家们演义得非常多,我已经不能用了。我以前读过《刺客列传》的另外一篇讲豫让的故事。豫让为报答主公的恩情去刺杀赵襄子,但几次都没刺成,以至于他后来隐名埋姓,脱离家庭,怕老婆认出他,故意把声音搞哑。有一天行乞,他老婆看到他说,这人我认识啊,像我老公。结果听他说话发现不是,因为他把自己嗓子搞哑了,为了隐藏起来,报答主公恩情去刺杀主公当年的仇敌。在这篇小说里,我要用当代人的视角来看这个。豫让第三次刺杀时,赵襄子说,你为了报答主公恩情来刺杀我,我钦佩你是勇士。但另外一方面,我放你两次,我对你也有恩,你还杀不杀我?豫让很为难。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跟赵襄子说,这样行不行,您把您的衣服脱下来,让卫兵拉开,我刺中你的衣服就等于报答主公恩情了。赵襄子说,也对,有道理。就把衣服一脱,让两个卫兵两边一拉。豫让掏出一把短剑刺了三次,算是击中,完成了报答主公的恩情。赵襄子说,我也不杀你,你刺杀我的衣服,这事也就了了,各走各的路。这时豫让在红桥之上自杀而死,因为这对他还是道德难题。这事很有意思,在我的笔下豫让和赵襄子两个人都变成一种侠士,都变成为某种理想来成就自我的一种侠士,这是我用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待春秋。春秋战国阶段是中华文化青春期的状态,那时中国人活得很有意思,也非常独特。比如《荆柯刺秦》故事里面有一个叫樊於期的人,他听说荆柯要刺秦,就对他说你把我的脑袋带上,当作一个信物呈给秦始皇。这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觉得匪夷所思: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你怎么把头砍下来让荆柯去刺秦?但那时候是中国文化的青春期,青春期都是血气方刚、比较轴的,只想一个事。我的这部小说集《十侠》,第一篇就叫作《击衣》,就是豫让刺杀赵襄子的“击衣”。从这篇开始一篇篇写下来,每一篇里面都会涉及某一种武艺。但我不想把小说写得太实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它虚化一点,比如穿墙术、易容术,这些都是传说中的。重新诉说第二篇《龟息》讲的是乌龟的呼吸。我有一次出国,见到有一种乌龟特别大,大概接近一米五高,脖子也很长,叫陆龟。我就想中国古代文化里的传说,如果人能像乌龟那样控制住呼吸,控制住消耗,是不是就能长生不老?我写这篇小说也是结合我自己练武术的经验。*老师教我们武术时练过两种功:盘腿而坐,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面对太阳进行呼吸,把太阳的阳气吸入体内沉入丹田,感觉小腿发热、发麻,叫吸日精法;到晚上月亮升起来,坐在房顶上(我们家当时是平房),又盘腿而坐,把月亮的光华吸入体内,叫作吸月华法。这是练内功的一种功法,无非就是吸日月之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有这个说法。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我都练过。我的第二篇小说《龟息》基本把秦汉时期,特别是秦朝前后追求长生不老练习功法的文化作为背景写到小说里面。龟息功,当然这是一个传说。后面,我有一次看到一部纪录片讲几个古代兵器爱好者,他们找到一截汉朝刀具的出土文物,仔细辨认发现它是一把反手刀。这些断刀的刀身上还有几个字——“卫尉梁君造作”。什么叫卫尉?相当于禁*统领。梁君是一个人,造作可能是别人献给他的一把刀。我突然想起来,中汉时期梁姓中当时执掌朝*权力很大的有两位。一位叫梁商,当过宰相,人也特别好。他死后,儿子梁冀作为大将*执掌朝*二十年。“卫尉梁君造作”跟梁冀有什么关系?因为梁冀还有好几个侄子,我查了《后汉书》,梁家势力很大,跟东汉的历史都有关系。我就想象,这把刀就是梁冀大将*的侄子——当时禁*护卫统领用的。在汉朝,中国的冶铁技术非常发达。刚好我又看了一些书,介绍汉代如何制刀。因为写小说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能瞎写,虽然总体来讲是虚构,但是你写到造一把刀的时候,就得好好写怎么造的这把刀。所以以东汉为背景的这篇小说叫《刀铭》,就是刀上的铭刻。再往后,有一次我读《忽必烈传》,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忽必烈曾经召聚一次佛道之争。那个争辩的场景很有意思,我们看到武侠小说写到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华山论剑,这一派出来,那一派出来,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两种或几种武术门派打架。还有一次我逛公园,看到有几个人在玩绳子,有各种玩法。我想起我们也练过绳子,而且古代典籍传说中有一种武术叫绳技,把绳子抛到很高的地方人可以踩着跑,我觉得这个也很有意思,能不能写进小说。我的十篇小说,基本每一篇都涉及一种武艺或刀具,但是我的背景全是这些历史事件。比如有一篇叫《画隐》,这起源于有一次看画展,用电脑把宋徽宗的画重新呈现,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宋徽宗这个皇帝太有意思,作为文皇帝,他的艺术修养之高,在北宋达到顶峰。同时宋徽宗做梦都想修建一个园林,叫艮岳。同时他又修了一个小的园林,叫明堂。《水浒传》里面打家劫舍,劫的就是江南那些山石,都是要运到艮岳里面,用来建宋徽宗的园子的。这些历史也有很多信息。我觉得中华文化、中国历史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出来作为写作材料的,它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就看你是不是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把传统文化里面的创造性、现代性再生,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想法。虽然这本书叫历史武侠小说,但它也是当代小说,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要通过今天的眼光重新打量、重新诉说。

《十侠》

文字编辑时,点击左侧模板/图片,就可以插入到文字中间。

作者:邱华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1月

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昏》《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等十二部。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多篇,出版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一百多种单行本。多篇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发表和出版。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奖等十多次。

编辑:林荟萃

审稿:梁文静

往期回顾?品读

刘海涛:你是我的原型——安谅《明人日记》精选本分析?品读

刘庆:今生幸识宗仁发?品读

庞惊涛:没有一瓶,焉得如海——蒋蓝《锦官城笔记》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荐读邱华栋侠之大者,重新诉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