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香港文坛三剑客有金庸和梁羽生,另外一个不
TUhjnbcbe - 2020/12/15 3: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

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文坛出现了“三剑客”的说法。所谓“三剑客”,分别都在《大公报》任职,分别是金庸、梁羽生和百剑堂主。

年1月20日,30岁的香港《大公报》编辑陈文统在《新晚报》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署名梁羽生。由此,拉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序幕。

年,与梁羽生同岁的《大公报》编辑查良镛也在《新晚报》连载自己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署名金庸,加入到新派武侠小说的阵营。

年,《大公报》另一名副刊编辑陈凡在《新晚报》连载首部武侠小说《风虎云龙传》,署名为百剑堂主。

一时之间,《新晚报》因为连载的武侠小说而洛阳纸贵,传遍大街小巷。许多市民为了一睹为快,每天一大早就到报摊前等待购买最新一期《新晚报》。

年10月,一位《大公报》编辑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武侠小说广受欢迎,金庸、梁羽生和百剑堂主的名气如日中天,被称为“三剑客”,为何不借助他们的名气,在《大公报》上分别开设个人专栏,刊登散文、随笔,让读者见识他们除了武侠小说之外的另一面,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金庸、梁羽生和百剑堂主都表示同意。不过,金庸提出,一个开设一个专栏,不如三个人开设一个专栏,每日一篇。“三剑客”一起出马,影响力会更大。这名编辑赞成了。

10月22日,《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版块刊登了一段预告:“自梁羽生先生的《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七剑下天山》;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百剑堂主的《风虎云龙传》等武侠小说在本港各报连载后,大受读者欢迎,成为武侠小说中一个新的流派。我们约得这三位作者给《大公报》用另一种笔法撰写散文随笔,日内刊出,敬请读者们注意。”

第二天,《大公报》刊登了第一篇文章《正传之前的闲话》,为百剑堂主撰写,相当于这个专栏的序言。文章里介绍了开设“三剑楼随笔”专栏的来龙去脉,以及将要涉及的内容,“我们将来在这个专栏里,也将是无所不谈。我们自然极希望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但首先想避免读者的讨厌。”

10月24日,“三剑楼随笔”专栏刊登了金庸的第一篇随笔《相思曲与小说》;10月25日,刊登了梁羽生的第一篇随笔《凌未风·易兰珠·牛虻》;10月26日,刊登了百剑堂主的第一篇随笔《鲁迅与副刊》。此后,金庸、梁羽生、百剑堂主采取不定循环的方式,为这个共同的专栏撰写散文、随笔。他们不但是武侠小说的高手,也是散文随笔的行家,一篇篇行文潇洒、文风隽永的散文写出来,深受读者喜爱。

从年10月24日到年1月30日,金庸、梁羽生、百剑堂主一共在“三剑楼随笔”专栏发表了84篇散文随笔,每人撰写28篇。在百剑堂主写下结语后,“三剑楼随笔”专栏宣布结束。

年5月,香港文宗出版社将“三剑楼随笔”所收散文随笔出版了以《三剑楼随笔》为名的单行本。年,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发行了影印本。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再次结集出版发行。

《大公报》副刊开设“三剑楼随笔”,是当时香港文坛的一件盛事,影响很大。

在“三剑客”里面,金庸和梁羽生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百剑堂主陈凡。百剑堂主生于年,是“三剑客”中年龄比较大的。他进入《大公报》的时间,也远远早于金庸和梁羽生。他是《大公报》的知名记者,曾经将自己的通讯结集出版了34万字的《一个记者的经历》。

百剑堂主虽然连载过武侠小说《风虎云龙传》,并因此进入“三剑客”名单。可这部武侠小说在连载后反映平平,让百剑堂主失去了继续创作武侠小说的信心。于是《风虎云龙传》成了百剑堂主唯一的武侠小说。

有趣的是,金庸创办《明报》后,《大公报》和《明报》之间曾经打过一段“口水战”。百剑堂主作为《大公报》的主力队员,与金庸屡屡笔战。曾经一起开设专栏、撰写文章的好朋友,几成势不两立的“敌人”,令人嗟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文坛三剑客有金庸和梁羽生,另外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