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秘密行动在欧洲的战争天空中悄然展开。英国空军的兰开斯特轰炸机队,携带着一种全新的、几乎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武器,正向着德国鲁尔地区的关键目标飞去。这种特殊的武器,是由英国博士巴恩斯·沃利斯经过数月辛勤研发的“跳跃炸弹”,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孩子们在池塘边打水漂的简单游戏。然而,这个看似天真的想法,却可能引发毁灭性的后果。
在这场被命名为“突袭行动”的夜晚,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分成三组,穿越了被战争笼罩的欧洲大陆。他们的目标是德国心脏地带的水坝,这些水坝不仅是重要的水电资源,也是纳粹德国战争机器的动力源泉。沃利斯博士的“跳跃炸弹”若能成功击中这些大坝,将会使整个鲁尔工业区陷入一片黑暗,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战略构想的诞生
年,巴恩斯·沃利斯博士在英国空军部的办公室内,递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摧毁德国中部水坝的战略重要性。沃利斯博士在报告中指出,一旦成功破坏这些大坝,鲁尔工业区将失去关键的电力和工业用水资源,这对德国的战争努力将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报告递交后,沃利斯博士在会议室内向军方高级官员们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他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了鲁尔区域的工业布局,以及大坝的关键位置。然而,虽然他的报告逻辑严谨,但高层官员们的反应却是冷淡的。问题主要在于英国空军当时没有合适的轰炸机来执行这一任务。当时的空军主力“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远远不足以摧毁坚固的德国大坝。
当时,英国最强大的轰炸机,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其最大载弹量仅为10吨。这对于摧毁德国中部的坚固水坝来说远远不够,因为据估算,至少需要40吨的炸弹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况且,侦查数据显示,德国人已经在目标大坝前方布设了防雷网,这使得传统的空投鱼雷攻击变得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可能会选择放弃,但沃利斯博士并没有退缩。
二、挑战与创新
沃利斯博士开始深入研究大坝的结构和防御措施,试图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反复研究和修改设计方案。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挑战之后,沃利斯博士的思路逐渐清晰。他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方案——“跳跃炸弹”。
沃利斯博士的“跳跃炸弹”设计灵感的确源自一个平凡而又富有童趣的现象——孩子们在池塘边打水漂的游戏。观察到鹅卵石能在水面上弹跳数次,这启发了他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平滑且合适形状的石头能在水面上弹跳,为什么一个精心设计的炸弹不能在水上做到同样的事情呢?沃利斯博士被这个想法深深吸引,开始着手于这个创新的设计工作。
沃利斯博士在他的工作室里,开始尝试制造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炸弹模型。他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在水面上弹跳的设计,同时确保炸弹能在接触大坝时沉入水下。这不仅是一个物理学问题,更是一个工程学挑战。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调整,沃利斯逐渐发现了炸弹表面的平滑度、形状、重量以及投掷角度对其弹跳效果的影响。
同时,他还必须考虑到炸弹在被投放后的稳定性。如果炸弹在空中翻滚或旋转,那么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沃利斯博士和他的团队花费了数周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他们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机械装置,用以稳定炸弹并控制其投放角度。
三、“跳跃炸弹”的奇思妙想
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试验后,沃利斯博士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大型炸弹,他的“跳跃炸弹”可以设计得更小,大约5吨左右,这使得兰开斯特轰炸机在稍加改造后就能携带炸弹起飞。这一创新的设计不仅解决了载弹量的问题,也使得炸弹能够有效地越过敌方在大坝前方布设的防雷网,并在水下爆炸,这样的爆炸威力要远大于水面爆炸。
沃利斯博士的这一创新想法最终引起了英国军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