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印度,渊源深厚,却宿怨已久。谈到巴基斯坦的建国,就不得不牵扯上印度,牵扯上英国殖民者,绕不开“蒙巴顿方案”。
巴基斯坦位于亚洲西部的南亚次大陆,与我们和印度、伊朗、阿富汗为邻,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有长980千米。人口约1.4亿。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巴基斯坦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西北部汇聚。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近代历史上,印度,确切地说是莫卧儿帝国曾拥有很大的地理版图,其面积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在内。然而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年,印度次大陆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和大多数国家一样,被殖民者不断起义反抗殖民者的压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殖民者撤出了印度次大陆,而在印度次大陆上的“两大民族”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蒙巴顿、甘地、以及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和帕特尔等人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国家,而全印度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则希望成立单独的巴基斯坦国,并以发动内战相威胁。
年4月10日,谈判最终破裂。4月底,蒙巴顿不得不承认继续与印度政界要人们唇枪舌剑进行谈判是愚蠢的。只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办法:一是英国派出军队,以武力恢复帝国在印度的统治;二是加速撤退。从年3月开始,经过五年多不起任何作用的会谈以后,大多数英国官员和部队军官都不抱任何幻想,只想回家了。而印度人自己则不惜任何代价求得最后的独立。
在军队的支持下,重新建立旧统治是不可能的。蒙巴顿认识到了立即实行分制和尽快完成撤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确切地说,推迟分治和撤退就会增加英国人的灾难。
时任印度总督的英国人蒙巴顿同各个政党的领导人谈判后发现,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是使次大陆分治。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方案规定:按照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年、年、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年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火。
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年起,双方不断交火,年5月巴基斯坦继印度之后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年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意愿,11月25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
中巴建交初期,由于巴是西方阵营的盟国,与我关系较为冷淡。两国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
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至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