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是中非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年7月7日,非洲联盟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特别峰会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开幕,会议正式宣布非洲大陆自贸区成立;凭借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加纳首都阿克拉成为非洲自贸区秘书处所在地,有望成为非洲自由贸易未来的中心。本文将从地理、历史、外交等方面对加纳进行介绍,旨在帮助读者认识加纳,进而了解加纳。
加纳共和国,简称“加纳”,地处赤道以北千米的非洲西海岸(北纬4°0到10°5,东经1°11到西经3°11)。加纳幅员辽阔,领土总面积达平方千米。地形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长千米,东西宽千米。从地图上看,加纳位于西非大陆的中部:它北接布基纳法索共和国;南毗几内亚湾(大西洋);西连科特迪瓦共和国;东邻多哥共和国。加纳海岸线的总长度达千米,其中包括了平原海岸、堆积海岸、生物海岸等多种海岸地貌类型。
加纳的地理环境复杂且多样。沃尔特盆地为该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地形,总面积约,平方千米,由夸湖高原、孔科里陡崖、沃尔特南部高原、甘巴加陡崖环绕而成。沃尔特盆地的东南面为加纳低地平原。低地平原囊括了四个地理区域,即沃尔特三角洲、阿克拉平原、稀树海滨和阿寒低地。加纳低地平原西起塔科拉迪,东至加纳-多哥国境线,总长度达80公里。沃尔特盆地的西南面为阿散蒂高地。该高地由夸湖高原和阿散蒂南部高地组成,是一座分割加纳南北地域的巍巍壁垒。夸湖高原由东向西,总长约公里,平均海拔米,最高海拔可达米。阿散蒂南部高地北连夸湖高原,南接加纳低地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是加纳可可的主要产地。沃尔特盆地的东面为阿夸平姆-多哥山脉。阿夸平姆-多哥山脉是由众多山脉相互交叠而形成的,皱构造是其主要岩层。该山脉从西向东延伸,是加纳与多哥共和国的天然界山。而加纳海拔最高的阿发伽托山正是阿夸平姆-多哥山脉的主峰之一。沃尔特盆地的正北面为加纳高地平原。切割高原是高地平原的主要地貌特征。切割高原的平均海拔为米到米,年平均降雨量达cm。相较于沃尔特盆地,高地平原的土质更为肥沃。农业和养殖业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事实上,加纳高地平原也是该国最大的肉牛养殖生产地。沃尔特河是加纳最大的河流,在该国境内全长公里。沃尔特河有三条支流,分别为红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与黑沃尔特河。沃尔特湖位于沃尔特河的下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该湖是在阿科松博峡谷筑坝以后形成的,总面积达平方千米。沃尔特湖是白沃尔特河与黑沃尔特河的汇流处。两条支流在此交汇后,经下游的沃尔特河,最终流入加纳南面的大西洋。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的北岸,因此该国属热带气候。加纳的一年可以分为两季:3月至10月的雨季和11月至2月的旱季。与几内亚湾地区的其他国家一样,加纳季节气候主要受两个大空气团的影响,即来自撒哈拉沙漠方向的热带大陆气团以及来自海洋方向的热带海洋气团。在两个气团的影响下,加纳被划分成了四个气候区:赤道西南带、赤道旱带、赤道半湿带、内陆草原带。赤道西南带是加纳最潮湿的气候区,雨林是其最主要的植被群落,而阿克西姆是这一气候区的典型城市。该气候区的降雨量是双极值型:5月-6月是第一个雨季,而9月-10月则是第二个雨季,其中又以6月降水量为最多。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cm以上,月平均降雨量均不少于2.5cm。两个雨季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80%。赤道旱带气候区的降雨量极少,两个极值分别是74cm和89cm,因而该气候区是加纳最干燥的区域,每月最高相对湿度不超过75%,最低相对湿度则约为60%。海岸灌木丛与草地为该气候区的主要植被。阿克拉是该气候区的主要城市之一。赤道半湿带气候区降雨量有两个最大值,年均降水量在cm-cm之间。潮湿半落叶林是该气候区的主要植被林系。阿夸平姆-多哥山脉是赤道半湿气候带内的典型地区。内陆草原带是真正的热带大陆气候。气温高、旱季长是该气候区的显著特征。加纳北部的萨拉加是最具代表性的内陆草原气候带地区。在萨拉加,5月-10月是唯一的降雨季节。在这几个月中,该地区的相对湿度可达70%-90%。平均每月气温在27℃到36℃之间。树猴、金合欢、牛油树为该气候区的主要植被。
加纳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该国的矿物储量一直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在殖民时代,加纳因盛产黄金而被殖民者命名为“黄金海岸”。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直至今日,加纳的黄金储量约为17.5亿盎司。另外,该国的钻石、铝矾土、锰、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矿物资源的储量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7年6月,加纳政府在西三角首次进行了商业性的石油探测。依照科斯莫斯公司的勘探结果,西三角的石油储量为30亿桶。该公司在年年底实现了石油的商业化生产。据统计,西三角油田年的原油产量为万桶。加纳的森林覆盖率曾占总国土面积的34%。木材出口是该国的固有经济支柱。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加纳的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减少。目前,该国已经丧失了大约79%的森林面积。为了恢复锐减的森林资源,加纳政府于1年启动了“国家森林种植发展计划”。该计划将约19万公顷的土地纳入了国家森林保护名单,在客观上积极扭转了加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加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观点认为,现代加纳人的祖先是从别处迁徙而来的,因为有证据表明,包括阿肯语及埃维语在内的十数种加纳现代方言均起源于黄金海岸之外的地区。甚至,还有学者指出,阿肯语以及“加纳”一词都源自于古加纳帝国。这是一个位于尼日河中上游地区、曾在中世纪盛极一时的古老国家。但是有些历史学家,比如安坎达和哈多克,就认为:“加纳拥有一段相当悠久的史前历史。这段历史或许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年甚至更早。生活在这个时代(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给加纳留下了一笔人口遗产,使加纳拥有了建设未来的可能性。”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阿杜·博阿亨教授。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后半叶,西非大陆先后出现了以国王为元首的政治实体,其中就包括了地处今加纳北部的古加纳帝国。古加纳帝国于公元十世纪开始衰落。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由北向南扩张的阿肯人出现在了黄金海岸的中部地区。公元十一世纪,他们在今天的布朗-阿哈福省建立了第一个阿肯语国家(即博诺古国)。公元十三世纪,阿肯族主要民系之一的芳蒂人在加纳中部建立了库兰蒂斯、阿部拉、安亚恩等小型邦国。之后,地处加纳南部的阿散蒂人于公元十六世纪突然崛起。在酋长奥提·阿肯特的领导下,阿散蒂人对周边的阿肯语国家发动了武力征服。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阿散蒂王国最终在费伊阿斯击败了强大的邓克拉王国,将王国的疆域从阿散蒂扩展到了今天加纳的中部省、东部省、西部省、大阿克拉省和布朗-阿哈福省,从而为日后加纳全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十七世纪末,奥赛·图图在帝国首都库马西加冕成为加纳史上的首位阿散蒂王国国王,使原本政治松散的阿散蒂王国在制度上转化为了一个拥有健全官僚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圭亚那历史学家沃尔特·罗德尼认为:“欧洲人对非洲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掠夺和压迫直接导致了非洲在20世纪的缓慢发展。”诚然,从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登陆黄金海岸开始,再到十九世纪英国人的武力入侵,欧洲列强对加纳的破坏是空前的。年,英国迫使阿散蒂王国签订了“保护条约”,要求承认英国女王的权力和权限。年,阿散蒂国王普伦佩一世因拒绝接受英国的殖民要求而进行了正义的阿英战争。然而在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强大攻势下,年库玛西沦陷为英国的保护领地,此次战争以阿散蒂王国的悲剧性失败而收场。0年爆发了金凳子之战(thewarofGoldenStool),在这场战争中领导加纳人民英勇作战的雅阿·阿散蒂娃也成为了彰显民族独立精神的文化形象。然而,不幸的是,金凳子之战还是以雅阿·阿散蒂娃的战败而告终。战争结束后,雅阿·阿散蒂娃被流放至塞舌尔群岛。不过,英国殖民统治者始终低估了加纳人民对民族解放的渴望程度。长期以来的剥削和压迫使得加纳人民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了独立自由运动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加纳人民的独立热情空前高涨。最终,在年3月6日,加纳在克瓦米·恩克鲁玛领导下争取到了完全独立,成为黑非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
如今的加纳共和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拥有完备的海陆空军事建制的独立主权国家。该国共有10个省。它们分别是:大阿克拉省、阿散蒂省、布朗-阿哈福省、中部省、西部省、东部省、沃尔特省、上东部省、上西部省、北部省。加纳共有50多个部族,其中阿肯族、莫莱-达戈巴尼族、埃维族、加-阿丹格贝族为4个主要部族。该国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阿肯语,莫勒-达戈巴尼语,埃维语,加-阿丹格贝语等数种民族语言。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泛非主义一直是加纳的核心外交政策。克瓦米·恩克鲁玛强调:“反殖民斗争和民族自决是维护非洲人民利益的根本手段,不管加纳社会如何发展,在理论上批判对黑人的污蔑和种族歧视,推翻白人至上的压迫思想,应是加纳外交政策的最强音。”因此,加纳从建国的那一刻开始,一直是泛非主义思潮的领导者,加纳为非洲的繁荣与平权做出了巨大努力。乔治·帕德莫尔将恩克鲁玛领导的加纳独立运动称为“泛非主义的绝对胜利”。他认为,在加纳发生的一切是一盏为非洲照亮未来道路的明灯。事实上,恩克鲁玛于建国之后的第二年,即年4月,便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了非洲独立国家会议。非洲独立国家会议的举行让阿克拉变成了非洲反殖民主义的中心,为所有的非洲自由战士提供了庇护所。它的存在,在非洲大陆掀起了一股探求自由独立的历史浪潮。同年12月,恩克鲁玛又召开了全非人民大会。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全非人民大会是恩克鲁玛政治生涯的顶点,并且也使得加纳成为了世界泛非主义的圣地。它明确了加纳以消除殖民主义、构建非洲世界新秩序为目的的外交理念。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恩克鲁玛领导下展开的加纳式泛非主义运动,其作用范围并不仅限于非洲大陆。实际上,恩克鲁玛得到了全世界非裔人民的支持和声援。流落于世界各地的黑奴后裔纷纷举家迁回黄金海岸。此外,还有大批美国知识界的精英分子(包括著名历史学家威廉·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因赞赏恩克鲁玛的外交政策而移民加纳。所以,我们要明白,种族问题在非洲人民的心目中,不但有政治的义涵,还有民族尊严的情感。就像前文提到的雅阿·阿散蒂娃,她对于加纳人民而言,是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阿散蒂娃在现代加纳文化中的地位就是把种族歧视的历史问题上升到了民族认同的层面。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陈先乐;年第四期,总第五期)
中心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成立于年4月,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共同筹建的特色研究中心。中心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由赵蜀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的有益探索。中心将立足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与国际交流优势,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我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
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西非研究中心将联合加纳5所高校成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校友会和加纳中华工商总会,着力于打造集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为一体的“1+1+1”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将协助拓展来华留学生的西非生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博士、硕士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开展西非海外干部培训、师资培训、定制化ICT与工程培训、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等,致力于构建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实训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
2.搭建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西非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中非友谊·学术文化交流月,推广文化资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项目、中国-西非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心将致力于搭建集学术、人文、科技等多领域的中非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我国高校、企业在非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3.建立一个西非研究智库。中心将结合成员单位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加强与加纳“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库排名)、“统计、社会和经济研究院”(全球智库排名)等西非智库组织合作,加强联合研究,发布、承接研究课题,为我国政府及西非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非智库研究中心。
CenterforWestAfricanStudies
TheCenterforWestAfricanStudiesof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isestablishedthroughtheplatformofMinistryofEducationof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resourcesofourpartnershipandalumniinWestAfrica.
TheestablishmentofCenterforWestAfricanStudiesisinlinewithChineseNatio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GoingGlobal”StrategywiththeneedtoimprovetheimageofUESTCinWestAfricancountries;toenhanceChina’sinfluenceinWestAfrica;tostrengthenChina-AfricacollaborationsandtoserveasabridgeforresearchersandpractitionersfromChina,WestAfricaandbeyondtoidentifyandmeettheneedsofWestAfricandevelopment.
Ourmissionandgoals:
1.ServeasatrainingbaseforinternationalstudentsatUESTCwhichwillpromotecooperationandexchangesbetweenWestAfricanuniversitiesandUESTCinaspectssuchastalentstraining,laboratorybuildingandstudentinternship,trainingandexchanges.
2.Buildahigh-levelinternationalplatformofacademiccultureexchanges,promoteresearchworktoenhanceunderstandinginAfricanaffairsandChinesecultureinWestAfricabyencouragingculturalexchangeswithWestAfricanuniversitiesandinstitutes.
3.Fostercollaborativeresearcheffortstocarryouthighqualitypolicy-relevantanddevelopment-orientedresearchanddisseminatetheresultstohelppolicymakersinWestAfrica,aimingt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