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外交官忆开放往事3改革开放让外交官有
TUhjnbcbe - 2025/4/8 23:17:00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文/马振岗)国家的强大实力,是外交官最坚强的后盾。这一点,在我的外交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我国“弱国无外交”的局面,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给了我们外交官十足的底气。

马振岗与伦敦金融城市长等合影(资料图片)

国力不济就难有话语权

年5月,我被派到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工作,正式开始了外交生涯。南斯拉夫曾长期被定性为“修正主义”国家,在我心目中必然是个“糟糕”的国度。但来到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之后,所见所闻却令我大吃一惊。市面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不像我国当时那样限量要票。我曾到刚刚兴起的“超级市场”看过,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任凭顾客自己挑选。

我跟随大使参观南斯拉夫许多工厂企业,感到现代化程度很高。当年我国建造一艘万吨轮船就称之为“巨轮”,而南斯拉夫早就能造几万吨的船只了。实际上,那时南斯拉夫是东欧最发达的国家,民众生活相当不错,许多家庭开始拥有汽车,国际活动也十分活跃,又是不结盟集团三巨头之一,每年都有多国首脑来访,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影响力。相较而言,我国“文革”带来经济混乱,外交上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难题,国际局面并未完全打开。

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年,同我建交的国家只有50个,其中还有6个以种种借口同我国断绝或中断了外交关系。这固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破坏的结果,但也与我国国力不济相关。记得那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国内指示使馆就恢复我国合法地位做国际泳联工作。使馆一位高级外交官带我去执行这一任务,虽经南方多方斡旋,国际泳联负责人对我们却依旧不理不睬。这次经历让我有一种强烈的受辱感觉,却毫无办法。国家不够强大,国际上就难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被误认日本人刺痛了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馆工作。那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蓬勃展开,取得不少成绩,加拿大开始看重我国,我国国际处境比我在南斯拉夫时好了许多。但那时正是日本风头最足的时候,人们开口闭口都在谈论日本,在温哥华几乎到处都能感受到日本的影响。我个头不高,穿了一身西服,又戴着一副宽边眼镜,经常被人当成日本外交官。

有一次参加活动,我正同一位加拿大朋友交谈,一个加拿大人走过来说,他刚从东京回来,当着我的面大夸日本如何发达先进,一副无比佩服和羡慕的神情。他显然把我错看成日本人了。和我交谈的朋友赶紧介绍我是中国领事,那人听后才知道搞错了,尴尬地念叨了句“中国现在也不错”,转身匆匆离开。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中国比日本幅员辽阔,人比日本多,历史比日本悠久,为什么日本在外国人眼里那么出彩,而我们中国却不被瞧得起呢?!

当时,商店里到处都是日本精致的家电、照相机、音响和其他高档产品,价格高却深受顾客青睐。而中国出口的产品,却是一些廉价的布鞋、塑料鞋、打火机、劳动手套等低档物品,成堆地摆在地摊上都没有人光顾,两者形成鲜明反差。在一些知名的公园里,经常可看到日本捐赠的小亭子、出资修建的“日本花园”,日本俨然被看成亚洲文化的代表。在普通人眼里,只有发达的日本,自然没有我们中国的位置。虽然加拿大官方、企业界和有识之士业已意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具有的发展潜力,开始重视对华关系,看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但在各种场合,日本外交官更受重视,地位也比中国外交官显赫。在温哥华的种种亲身经历,使我深切感到,没有祖国的繁荣强盛,就没有外交官的地位。

开放驱动中英关系加速

年3月,我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那个时候,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我国日益强盛,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影响明显增大。日本经济总量仍比我国大不少,但在经济泡沫破裂后已陷于萧条的十年。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遭受严重冲击,作为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日本,却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声名受挫。而我国不仅持续发展,而且向一些困难的国家慷慨伸出援手。我国还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受到普遍的赞扬,国际声誉明显上升。

年3月,朱镕基总理正式访问英国。这是他担任中国总理之后首次出访。据说法国曾试图争做朱总理出访的第一站,结果英国占了先,倍感“殊荣”,给予高规格接待。表面上是个礼宾问题,实质却是英法相互争夺中国的商机,都想抢占在华的优先地位。当时西欧各国经济状况普遍不佳,把希望寄托于蓬勃兴起的中国市场上,英国各界对中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英中贸协举行盛大的欢迎晚宴,并邀请朱总理发表演讲。容纳人的金融城市政大厅,那一晚涌进多人,他们殷切希望亲耳聆听中国总理介绍改革开放。朱总理讲演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条理清晰、语言幽默,引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讲演结束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响彻整个大厅。中国改革开放将会给英国带来发展机遇,成为英伦各界谈论的最重要主题。

我在英国任职近五年半时间,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是中国最亮丽的名片,也是中英关系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强劲驱动力。我曾被各类部门、组织、团体和学校邀请去介绍改革开放政策和我国发展的情况。英国的一个知名商务咨询组织“发展集团”(TheD-group),以促进英国出口为主旨,会员包括英国一百多个企业,连续几年都邀请我做演讲主宾,介绍中国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该组织负责人对我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显著,对世界都有很大影响。我们会员一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交官忆开放往事3改革开放让外交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