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鲍忠科(英国留学生)
口述时间:3月31日
3月最后一天的下午,医务人员的声音从话筒那边传来,“鲍忠科对吧,我们通知你将在4月3日解除隔离,到时候可以回家了。”挂断电话,我发愣了一会,这个3月竟如此漫长。
心惊胆战的伯明翰实习3月11日,0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还是如期举行了。伯明翰的樱花盛开着,生活如常。此时英国的病例数为多,前来观看羽毛球赛的观众,热情丝毫不减。现场戴口罩的人数屈指可数,即使有戴的也多是中国人。全英羽毛球公开赛采访现场。我是这次比赛的实习记者,为了能采访到更多的消息,我在混合区来回穿梭。后台,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全天戴着口罩。观看运动员比赛时,不时能听到几声咳嗽,我总会下意识地四处观望。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小得可怜,就连观众和运动员之间,也只有几步而已。采访区,等候着各国记者。一旦某位运动员出现在这里,大家就涌上前去采访。每当中国运动员回答完我的问题之后,我都会追加一句,“早点回国吧。”两次想采访林丹均未成功,他一下场就直接回到休息室了。3月15日,比赛结束的当天,我便选择打车回到我在另一个城市的住处,并在车上就买好了回国的机票。这种超大型聚集场所的人们防护意识,让我心惊胆战。机场被拒,返回空荡荡的宿舍回到住处的当晚便开始收拾行李,第二天打包好宿舍所有的物品,全部拉到中国餐馆老板娘那里寄存。特殊时期,异乡的华人总会互帮互助。傍晚到达机场后,一切看似顺利的登机流程在过安检的时候戛然而止。机场工作人员拿着照片和名单找到我,一边取走我的机票,一边通知我第三程的航班被取消了。机场人很多,戴口罩的也多了起来。和排队值机的人群不同,我站在一旁等待退回来的行李。我找卡塔尔航空工作人员询问航班的情况,他们来往匆匆,停下听我问题时显得颇不耐烦,只是一遍遍地告诉我,“航班已经取消了,你在这里等你的行李就好。”等待中,有那么一瞬间,无助感袭来。深夜的机场外,我坐在自己的箱子上发呆,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不能停留。打到一辆车又回到自己住处,空荡的房间里亮着灯,裹在大衣就着床垫睡了一晚。心酸之余,还要安慰远在国内的父母,“我肯定能平安回去的”。四趟航班取消,辗转两国终回来回国之路是坎坷的,航班一次次被取消。第五次买到机票时,终于顺利起飞。从曼彻斯特到赫尔辛基,从赫尔辛基到日本成田,再从日本成田到上海浦东,全副武装的我全程小时不吃不喝,在飞机上昏昏欲睡时又常常被口罩闷醒。落地上海,看见机场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紧张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东航工作人员给每名乘客量体温。酒店工作人员给大家办理入住手续。填表、量体温筛查过海关,在机场待了近13个小时之后,终于去了集中隔离的酒店。此时已是清晨6点,酒店里的工作人员上前帮助我们拖箱子,然后又是测量体温,并耐心讲解入住须知。隔离生活开始,一周能叫一次外卖从入住的那一刻起,为期14天的隔离生活正式开始了。每人收到一包消毒片,便后投入马桶十粒,浸泡一小时消毒后才冲掉。每天两次上报自己的体温和症状,如果有任医院就诊。酒店提供生活必需品,一日三餐工作人员会送至门口。刚入住的头两天倒时差,饭菜经常在呼呼大睡中变凉。后来,作息慢慢规律起来了。一日三餐工作人员会送到门口。因为一周只允许点一次外卖,所以每次听到开饭的小推车声音,我都会主动打开门等着。工作人员都很热情,远远的就会打招呼。“早上好呀!今天感觉都还好吧。”“都好,没有发烧,哈哈哈……”“那就好,入住几天了呀?”“今天第十天了。”“那3号就可以出去了,快了,再坚持一下。”“你们也是。一起加油!”这个3月虽然漫长,但有些美好,就在这简单闲聊之中悄悄酝酿开来。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整理:南都记者靳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线索征集“战疫口述实录"陆续推出。南方都市报面向全网征集抗击新冠肺炎新闻线索,我们期待跟疫情相关的您,提供采访线索。文字、视频、图片均可,南都随时倾听,为您执笔记录。联系方式: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