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
即使是被称作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他6岁生日之前,他的音乐家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个小时。
但语言学习跟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又不太一样。像过去很多关于“狼孩”的报道,比如在狼群里长到约八岁的孩子,回归人类社会以后,经过6年的语言帮助,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词汇。这些案例证明了一个理论:人类语言习得的机制具有生理属性,既有生理成熟期,也有生理退化期。所以幼儿在五岁前,如果完全不接触语言环境,那么经过后期的学习和训练,也很难特别优秀的习得某一种语言。
针对目前中国孩子的学习特点,想要完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学英语时要把握以下三点:1.儿童语言学习黄金期;2.科学的学习频率;3.足够的使用机会。
抓住学习语言黄金期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孩子出生就开始听英语儿歌、绘本故事磨耳朵,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教简单的英语单词,3、4岁就开始计划跟外教学习进行英语启蒙。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能否抓住学习黄金期进行英语教育,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父母的知识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相对来说更加理性和科学,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也会越早,对英语口语和实际应用能力尤其重视。而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掌握更多的教育信息和外教资源,大环境使然,重视孩子英语能力的家庭就会越多,经济上的投入也会越大。
保持科学学习频率
上面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对各行各业都适用,对于英语语言学习来说,即使不是想成为语言学家或英语老师,想要正常交流也至少要学习小时。一般来说中国孩子学英语要学12年,那平均每天至少要进行27.39分钟的口语学习。而小朋友的专注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微鸟少儿英语的课程科学设置为25分钟。
根据艾宾浩斯的实验,我们知道遗忘是有规律的,学习要勤于复习巩固,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微鸟反复建议家长保证孩子上课频次,一周至少上三到五次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巩固记忆所学内容,同时在和外教的交流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保证足够二语使用机会
有些家长会很困惑,每次和老师上课都上得挺好的,甚至每天都跟一个外教上课学习,为什么孩子明明在英语学习上付出了那么多时间,还是不行?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塔尖的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而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外教一对一依然是最佳模式,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和孩子做有效的英语学习互动,那么选择跟不同外教上课是达成金字塔基座学习方式的不二选择。
微鸟学员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跟不同外教上课,从而使家长发现孩子确实进步不小。一直跟同一个老师上课,师生达成默契后课堂可能确实比跟新老师上课更加顺畅,但这种“顺畅”有时候对学习却并非好事。学员可能不需要完全表述准确外教就能理解,这样对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进步有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家长客观评价孩子学习成果。
比如这位宝贝,起初在微鸟一直和一个老师上课,虽然妈妈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小小的进步,但当跟新老师上了一次课之后,她才发现宝贝已经可以用英语流利输出了。跟这个老师学的英语小故事,转头就可以复述着讲给别的老师听。现在她固定和三四个外教上课,既保证了学习效果,又让课程一直有新鲜感。
同时,跟不同的老师上课,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学英语是为了跟更多人交流,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表达习惯,适应了这样的情况能更好地听懂外国人讲话以及用英语交流。
所有的语言学习都基于大量的输入和输出,重复的不够,英语就不属于你。即使微鸟英语为孩子们搭建了全球化教育+AI智能平台,提供了纯正欧美外教,让学英语变得更科学,更有趣,但小朋友和家长还是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成为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