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伯福斯是应运而生成为废奴的“代言人”的,那么,这一时期的大的历史背景是不可忽视的。
1.奴隶贸易概况需要将威尔伯福斯置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的世界之中,顺应历史前进的痕迹来探寻其废奴事业的前因后果。
但是,此处的国内外背景只是作为好剧上演的舞台,并不会过多赘述、面面俱到。
因此,主要从奴隶贸易概况、英国国内外概况及当时的宗教发展情况来进行探索。
首先,在欧洲人从未到过非洲之前,非洲大陆就已经有了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而欧洲人最初购买奴隶,也只是被看成一种小规模的商业交易。
被出售的奴隶一般是战俘、罪犯,欧洲人会用一些小商品来同当地的酋长、国王等进行交换。
当然,也有一些欧洲人会袭击、捕捉当地人。总而言之,在奴隶贸易前期,并未形成完整的奴隶购买、出售体系,贸易也多局限于非洲沿海地区。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利益来源于非洲的农产品,比如甘蔗、糖,而不是奴隶。
自十七世纪下半期开始,进入了奴隶贸易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罪犯、战俘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日渐扩张的种植园,非洲奴隶输出数量激增。
奴隶贸易也逐渐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并在非洲海岸形成了组织完善的奴隶贸易体制。
奴隶需求的激增加剧了非洲当地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部落间的战争愈加频繁。
甚至出现了一些部落以此为生,特意长途跋涉去夜袭其他部落,抢夺瓜分完财产之后,便将对方全部充当奴隶卖掉。
法律也变得十分严苛,名目繁多,一些小的过错就会被连带家人一起变成重罪犯,然后被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
同时,个人或小团伙随意袭击、捕捉当地人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十分猖獗。
就像后世所熟识的奥达拉·艾奎亚诺在他的自传中所叙述的那样,十一岁他与姐姐在家玩耍时,就被一伙强闯进家门的强盗抓走,几经转卖,最后上了奴隶船。
到了18世纪,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时代,既有垄断公司经营,也有为数众多的私人奴隶贩子。
参与进来的国家也开始增多,地区也不再局限于欧洲地区,奴隶市场扩张到了世界各地。
随着殖民地与种植园的发展,奴隶贸易迎来了一个全盛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十九世纪,涌现出了许多关于奴隶贸易相关情况的书籍,分门别类的,将某个时间段内的奴隶贸易情况用数字来罗列清楚,包括奴隶船只的具体数据,运输奴隶的数量,死亡率以及奴隶的运输路线。
至于为什么是这一时期出现这样多的相关书籍,自然就与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废奴运动有所关联了。
由于本文并非是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