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增感染一周过10万,重症几率低,要担心
TUhjnbcbe - 2025/1/23 21:23:00

进入11月以来,我国的疫情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本周本土新增的感染者突破10万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在这样的新冠疫情形势下,各地也正在积极结合国家发布的防疫措施优化的二十条进行精准科学防疫措施的推进,很多朋友担心这样的改变会进一步扩大疫情的扩散风险。

实际上,这二十条优化防疫措施的原则,还是在动态清零,精准科学防疫的总方针下做出的改变,如果能够真正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并不大,从今天的数据来看,本土新增的病例数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当然是否会出现“拐点”,还得看后续几天的疫情数据。

无论如何,疫情形势严峻是眼前需要警惕的事实,很多朋友也都处于疫情高发风险较高的地区,被感染的风险也是存在的。不过好消息是,不论是从目前国内疫情较严重地区公布的重症人数来看,还是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重症数据来看,近期疫情中感染的人群中,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都是很低的。

在这种疫情大形势下,很多朋友不担心自己的重症风险,转而又开始担心“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新冠感染除了急性期症状以外,还有部分人会在转阴后出现长时间的“后遗症”相关症状,在3年的疫情当中,已经被多项研究证明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新的病毒变异株带来的“长新冠”后遗症风险高不高,我们又该如何降低自身的风险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长新冠后遗症确实存在

关于长新冠,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外的相关数据——

根据美国10月份进行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中,在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期后遗症的比例大约为7%,这个数据大约相当于万人,长新冠的症状可持续3个月或更长,在存在长新冠症状问题的人群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约万)的人表示,长新冠后遗症严重到足以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

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诊疗方法,长期的新冠肺炎不仅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负担,也给经济带来了负担——而且这种负担正在增加。许多专家担心这可能会引发的长期连锁反应,从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增加到因无法工作而损失工资等等各个方面。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调查和研究表明,长期的新冠肺炎名副其实。

10月,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公布了年春夏调查的早期结果,发现,在3个月或更长后,略低于15%的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成年人在3个月后出现了新的或持续的症状。近一半(47.3%)涉及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的症状。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的症状“经常或总是”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其中包括准备饭菜、跑腿和家务等日常任务,以及个人护理和在家中四处走动等基本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0%至20%的新冠肺炎患者继续出现一系列中长期的新冠肺炎后症状,严重程度从轻度到虚弱不等。而10月底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15%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成年人报告了当前的长期新冠肺炎症状。在其他地方,荷兰8月份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8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就有1例,即12.7%,可能会成为长期新冠肺炎。

对于长新冠后遗症来说,患者描述了一系列持续存在的问题,包括极端疲劳、脑雾或认知问题,以及呼吸急促等常见症状。女性感染长期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许多患者有其他并发疾病和残疾,这些其他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容易出现长新冠后遗症,那些因社会经济不平等而在获得医疗保健方面面临更大障碍的人也面临更高的风险。

虽然许多人年龄较大,但也有许多人正处于最佳工作年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40到49岁的人比任何其他群体都更有可能出现长新冠后遗症,这对劳动力和经济具有更广泛的影响。专家估计,长新冠后遗症可能会影响多个行业,并造成较大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

现阶段流行的变体,会导致长新冠后遗症吗?

这些数据看起来都很“惊人”,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关于长新冠后遗症的相关研究数据,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数据,都是新冠大流行前提统计到的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而由于我们一直坚持严格防疫,动态清零的政策,国内的疫情虽然近两年多来零散不断的出现,但却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暴发,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期后遗症的群体和几率。

国内这波新一轮的疫情,都是由奥密克戎变体的新型变异株造成的,主要流行的毒株包括了BA.5.2,BF.7等多种亚变体,这些变体传播感染能力都变强了,潜伏期变短,也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这些特性,再加上长期的防疫让一些人出现了放松,麻木的心态,都是导致这次疫情逐步发生的原因。

现在流行的这些变异株,感染后出现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大不大呢?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出现长新冠后遗症的几率高低,与感染后急性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出现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没有任何不适的无症状感染者,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后遗症,而一些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则更有可能出现长新冠后遗症。而从目前病毒的变化来看,病毒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这种情况下出现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也就大大减少了。

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长新冠后遗症也有轻有重,有的朋友在急性期过后,仍然存在疲劳,嗅觉味觉未恢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也都会逐渐消失,恢复正常,而有些较严重问题的朋友,可能会因为长新冠后遗症的一些问题,影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等,这些问题就应该引起积极的重视了。

降低长新冠后遗症风险,做好4件事

想要避免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最好的措施就是“别感染”。这看似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无论是对于疫情防控,还是减少感染后的长期健康风险方面,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感染风险,都是保护好自己健康的重中之重,如果重视自己的健康,担心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就应该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感染几率。

避免感染,更要注意避免二次感染的风险。虽然感染新冠会激发身体的抗体反应,但新冠病毒也是能够反复感染人体的,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具有免疫逃逸性的新变体,导致再次感染的风险就更高。而感染的次数越多,出现重症和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也会更高,因此,如果感染了一次,就更应该注意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反复感染的可能性。

接种疫苗能够有助于减少长新冠后遗症的风险。年5月发表的一项大型英国研究、7月的另一项研究以及10月份在JAMA发布的研究中都表明,疫苗接种可以有助于降低长期新冠后遗症的风险。众所周知的是,疫苗对于预防和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有明确的获益作用,这也与急性期严重程度越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就越低呈现出了一致性。因此,对于没有禁忌的人群,积极接种疫苗,就是减少长新冠后遗症的另一个“法宝”。

最后还是要强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是保持身体免疫系统健康强大的重要生活基础,如果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即使感染了病毒,我们的身体也有足够的能力与病毒做“斗争”,更快地清除病毒,也能够减少长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这一点是对抗和降低所有健康问题的重要基础,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增感染一周过10万,重症几率低,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