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软弱政客重振英国经济
TUhjnbcbe - 2024/12/23 16:34:00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面对德意法西斯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态势,英法两国执行了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年面对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的行为,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措辞严厉的谴责了德国的侵略行为,却未付诸行动予以遏制。

由于英法两国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默许,以及纵然了日本侵略中国,使得在轴心国集团眼里,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显得是那样的羸弱。为了缓和局势,年9月张伯伦两次乘专机飞往德国,并亲自与希特勒举行会谈。月底,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的慕尼黑协定,该协议完全伤害了捷克的领土主权。同时张伯伦还与希特勒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当张伯伦返回英国下了飞机,在机场面对迎接他的群众之时说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然而希特勒对此并不买账,现实狠狠的打了英国人一个巴掌,张伯伦也因此成为放任敌人做大、最终招致失败的国家罪人。据丘吉尔的战后回忆录中的描述,张伯伦被形容为一位缺乏智慧和勇气、被希特勒蒙蔽的弱者,并且对纳粹德国肆虐欧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战后的诸多影视剧中,大多以此为叙述基调描绘张伯伦的形象。然而随着英国二战政府档案的陆续解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年5月28日,亚瑟·内维尔·张伯伦出任英国首先,时年68岁。在其人生的大部分岁月里,张伯伦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典范,同时对自然生物学、旅行和社会改革运动兴趣颇浓。直至42岁时,为了造福家乡父老的张伯伦才首次参选本地议员,正式步入参政的道路。

由于其勤奋、精明的态度和才学,张伯伦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进入了保守党核心部分,并且从年开始长期出任英国卫生大臣,一直做到了年。由于青年时期就对社会学充满了兴趣,此时的张伯伦十分热心于社会改良事业,俨然是一位变革者。

然而进入年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爆发,英国同样受到剧烈冲击,政府财政赤字严重。于是张伯伦临危受命成为英国的财政大臣,主持和召开政府财政事务。由于拥有多年的社会变革经验,张伯伦始一上任就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实施精细化有限度的贸易保护政策等,迅速实现了英国财政收支平衡。从此张伯伦得以成为英国军政外交决策的核心圈子成员。

财政层面的好转并不能解决大英帝国面临的所有问题,国防领域开始显露出新的危机。自一战结束之后,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下的大英帝国曾享受了一段和平、稳定且地位超然的局面,然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出现了数个战争策源地,世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年一战结束直至年,保守一战摧残的英国人一直在执行“十年规则”,即如若预判未来十年之内欧洲不会爆发战争,则将国防军事开支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以缓解财政压力。此举使得英国军备长期得不到更新,缺乏军队订单的军工企业也因此而大量破产解散。

所以随着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以及德意日三国愈发紧密的联动外交,促使英国在世界各地忽然需要面临多个潜在强敌。这样的时局变化促使拥有庞大领地和利益的大英帝国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军事实力的相对衰落让英国极易遭到攻击。

当时的英国在欧洲和东亚、东南亚同时面临德国和日本的双重压力,如若两国想同时对英国开展,则其规模将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将彻底摧毁英国的强国地位。势单力薄的大英帝国要想应对位居,必定需要寻求伙伴和盟友的支持。然而在当时的国际时局中,能够帮助英国化解危机的国家却少得可怜。此时的美国处于贸易保护的状态之下,继续奉行孤立主义原则;苏联与英国互不信任;英国所能寄予希望的也就只剩下法国和意大利了。

意大利虽然是第一个法西斯国家,一开始却是以欧洲和平卫士自居,并以保证国的身份加入了洛迦诺公约,甚至还曾在年也英法共同组建斯特雷萨阵线,坚决反对德国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然而意大利接近英法的目的源于利益,随着埃塞俄比亚战争的爆发,英国与意大利交恶并倒向了德国,法国也就成为英国唯一可以依赖的盟友。

然而与英国坚定反对意大利在北非殖民扩张的态度不同,法国依旧期翼与意大利保持一个对德遏制同盟,以确保在欧洲大陆进一步舒服德国的发展,因此对意大利的反对表现的并没有英国那么强烈。英国之所以反应强烈,是因为其全球霸主的地位促使其在非洲同样拥有广泛利益。最终当英国集结地中海舰队准备武装干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之后,却因为法国的不配合而只能放弃。

和英国相比,法国对德国的防范心理更为强烈,因此英国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同样也担心法国会对德国发动防御性战争,将英国拖入战争泥潭之中,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样急骤。

为了应付危局,作为财政大臣的张伯伦率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强敌环伺之下的英国需要重新武装起来,虽然年英国已经停止了“十年规则”,但为应对新挑战为召集成立的国防需求会议却因军备长期废弛而陷入僵持。会议重点争论了英国的首要敌人是近在咫尺但尚未完全摆脱凡尔赛体系约束的德国还是远在东亚却早已全副武装的日本。虽然严重缺乏充裕的资源以应对两个强国的挑战,但最终会议还是认为两者同等重要,而这显然不符合现实条件。

张伯伦认为以英国的财政实力和军事力量不足以同时应对德国和日本,必定需要作出取舍,就如同当年张伯伦削减政府开支以实现了财政盈余那样。在丘吉尔的回忆录中,曾自豪地渲染自己早在年就注意到德国的威胁,然而这在当时的英国其实是一个常识。政府高官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做出一个符合英国现实条件的战略抉择,为此张伯伦是最先在内阁级别的会议讨论中明确提出以防御德国为优先选项的国防政策。

在张伯伦看来,德国的威胁虽然不在当下,但地理位置的远近程度却是性命攸关的。不过他在进一步的战略规划中出现了判断失误,张伯伦根据国防需求会议的结论认为,一旦开战的话,德国只能通过空袭作为手段攻击英国,而盟友法国拥有欧洲第一强大的陆军,故而主张在军费开支上做出取舍,将陆军军费削减一半以支援英国皇家空军的预算。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法国陆军在德军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失去整个欧陆防线的英国变得十分被动,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张伯伦对时局判断的准确性。正是因为他的正确方针,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空军的建设和研发中去,并增设了足够的防空火力,后续又开始扶持海军的发展,才进一步实现了英国重新武装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张伯伦功不可没,没有他的准确判断和提前准备,很难想象丘吉尔接手一个废弛军队后将如何应对纳粹的威胁。

然而即便大政方针业已确立,再度武装英军的规模和开销依旧是个十分窘迫的问题。当时经济危机的阴云尚未彻底消散,英国的财政压力巨大。并且军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资源以及进口机械等,与英国民用经济存在严重的冲突。所以张伯伦必须再度做出权衡,在当下经济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之间做出选择。当时英国的军政界普遍秉持的战争观念是“国力消耗论”,即通过强大的海军实施海面封锁,并利用英国遍布全球的领地和经济资源在长期对峙中耗死敌人。这种观念同样更为重视长期的经济活力,也就更加需要倚重民用经济的发展了。

种种因素迫使张伯伦不得不做出改变,将英国重新武装的速度调慢,以避免伤害民用经济的发展。如此以来,当张伯伦在议会中推动军费税法案的时候,就遭到了两派的强烈攻击。作为激进的一方,丘吉尔认为军备开支太少、并且发展速度也太过缓慢,远远落后于德国重新武装的速度;而作为工党领袖的艾德礼则斥责张伯伦是战争贩子,完全不顾及英国当下经济的现实条件。

当年张伯伦就任英国首相之时,英国所面临的危局要比34、35年更为复杂和恶化了。当时纳粹德国和倭寇日本对英国世界地位的冲击愈来愈强烈,但张伯伦依旧以为德国是如同一战一样,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殖民地。所以决定采取绥靖政策,以妥协的方式换取英国更多的时间准备战争。实施绥靖政策只是张伯伦大战略中的一部分而已,但时间却并不在英国这一方面。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之后,就已经与德国和日本联结在了一起,而美国却依旧恪守中立姿态。当时的英国同时面临远东、欧洲和地中海三个方向的地缘压力,张伯伦决定双管齐下,即整顿均被以实施战略威慑的同时,利用外交手段避免、延缓或分化德意日三国。

为了执行自己的双管政策,张伯伦开始不断的提高军费,并且大肆扩充空军和海军的规模,并且将军队建设设置为国家财政支出的优先级,为此他再次遭到了工党的猛烈抨击。

与丘吉尔的描绘有所不同的是,张伯伦在二战前的绥靖政策得到了英国军政官员的广泛支持。而事实上张伯伦的外交政策也确实取得了部分成功,比如缓解了同意大利的紧张关系。实际上在、年的几次欧洲地缘危机中,意大利已经站在了英法两国一方,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欧洲事务了。而意大利也是在年6月法国战败之后,才最终决定加入德国一方参战的。

前面提及,张伯伦认为德国的政治诉求与一战时相似,而希特勒在年之前的所有扩张行动也均声称遵照凡尔赛和约的民族自决精神。因此一定程度上张伯伦也遭到了希特勒的蒙蔽,想当然的认为德国的主张与其他普通民族主义政客无异,可以与其达成协议。

当慕尼黑危机爆发之时,张伯伦再度面临选择,究竟是坚守盟约,在一片距离英国本土甚远且毫无利益瓜葛的土地上战斗,还是牺牲掉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满足希特勒的要求以维护和平。按照张伯伦的双管政策,他也曾准备了对德开战的预案。然而英国军队却并不认为自己能够阻止德国的兵锋,并且将德国对英国可能的报复性战略轰炸夸大。不仅如此,当张伯伦询问法国总理法拉第,英法联手能否遏制德国扩张之时,法国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张伯伦最终妥协接受了慕尼黑协定。但是他并未天真的放松军备建设,反而在年将英国军费开支提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全国总体财政支出的一半左右。

当德军违反了协定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国领土之后,深感被欺骗的他立刻予以谴责,并迅速做出对波兰独立的保证。只是此时的张伯伦依旧没有放弃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的努力,毕竟当时的英国依旧未能做好战争准备。

当德国对波兰发起攻击之后,英国旋即对德宣战,此事一度引发希特勒的惊慌失措。此前德国一直认定英法软弱可欺,绝不会旅行对波兰的诺言。因此战争的主动权落入英法盟国一边,只是战场上的颓势将这一切化为乌有。由于法国糟糕的动员速度,以及法国陆军面对德国机动化部队攻势的迟缓表现,最终促使德国再度占据了主动权。

由于将英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带出,并初步完成了英国军队的重新武装,故而张伯伦不论是在保守党内还是民间始终具备超高的支持率。只是在当了8个月战时首相之后,英国为防止德国势力染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而发动挪威战役遭到失利,从而失去了工党的支持,最终下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失利的直接责任人正式具体拟定战役计划的时任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在梳理二战前夕那段历史时,开始重新审视张伯伦的历史形象。关于其在二战之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也有了更为清晰合理的逻辑解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软弱政客重振英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