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留美就比留英强留学圈鄙视链到底怎么看
TUhjnbcbe - 2024/12/14 19:02:00
免费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u2vjzh4/

网传英美留学圈一直存在这样一条鄙视链:

HYPSMPenn/Columbia/Oxbridge/William..Duke/Chicago/Berkeley...?

无意间刷到大学霸的朋友圈,看ta言辞恳切地发表了关于这条鄙视链的观点,实在是觉得不邀来投稿实属“学术浪费”。

今天想谈谈知乎上被奉为政治正确的英国本科留学生不如美国留学生的观点。

一般没空写这种吐槽文,但是现在等着公交车,等得心力交瘁。也不知道在商场关门之前能不能见到半个号巴士的影子。

留学生的鄙视链在民间一直存在。我本身不太在意,但引子是今天和一位小学同学在QQ上聊天,然后被灵魂拷问:“听说你们英国的大学比美国的好考?”

以及之前也听说过很多类似的想法。所以,现在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的数据会和大家很不一样,因为我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都在英国,学生大多数是伦敦本地人/英国绿卡持有者。因此,我的感觉和分析会和国内的准本科生大相径庭。

我个人相信有这样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也能够充分理解这样的声音会带来的不满,甚至愤怒。所以,今天希望可以心平气和地聊一聊这个话题,不是为了比较牛津剑桥和美国本科大学的好坏(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学校本身),而是想去挑战一些固有偏见,分析成因。

01#先说话这三个固有偏见

偏见1:

能够申请上美国顶尖大学(hypsm)的孩子,一定也能进牛剑。

这个问题其实网上没有直接相关的数据,但是我看到的想法1持有者,举的例子一般都是生活中认识的同学/朋友考上牛剑没考上美国大学,或者两者都考上的事件。所以,冒着个例在统计学的角度上本不具备说服力的风险,我也想分享我身边的几个例子:

我的英国初中是一所非常传统的英国住宿私校,当时13年级只有两个孩子英美同申。其中一个尽管认识,但并不算是闺蜜,只知道她在英国录取的大学是UCL,Bristol和StAndrews(被牛津和帝国理工拒,专业是engineering),美国录取了布朗大学和杜克大学。

另一个是很好的朋友,现在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暂时未确定具体专业,liberalarts),在英国的录取结果也是剑桥、帝国理工拒,ucl,Bristol和durham录取(选择biochemistry专业)。

这两个孩子在年级里学术成绩都不算很突出,但是前者的父亲在布朗大学就读过,后者的父亲是优秀的单簧管吹奏者,人也非常热情(帮过我好多忙)。

她们分别被牛津、剑桥、帝国理工拒绝,但是收获了美国大学的认可。因为前者认为他们的专业学术能力不够过硬,而后者欢迎这样多才多艺或是有家族legacy的学生。

如果我本身不认识他们,我会被他们的profile给糊弄过去,因而急急地下判断牛剑比美国大学难申请(哈哈,是不是很错误的观点?)。但是认识了他们两年,知道这是两个有血有肉的女孩,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我没有太多的评判权,大学也没有。

后来我到了一所每年往牛剑和哈耶普斯塞大量人才的某著名公学。

我的同学和学长学姐有不少进入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MIT等优秀的美国高校就读,其中既有学术能力非常优秀、被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最牛的一些专业录取(比如前者的数学和后者的PPE)后依然选择远渡重洋的,也有在英国申请的时候惜败(其中有一位被hyps其中一所录取的孩子,rowing特长,英国G5当中申请的三所全部被拒)觉得自己更适合美国的申请条件的。

因此,尽管国内很多申美的学生以英国大学作为保底,我看到在英国高中更多的是相反的例子(怕自己牛剑进不去而去申请藤校的英国孩子多得我数不清)。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这样子(仅代表个人看法):

1.牛剑和美国大学的筛选条件本质上有极其大的不同。国内严谨的中小学教学和对学术的重视使得国内考生对英国的筛选条件有很高的适应度,而英国很多孩子或许学术和竞赛上少一些出彩的成绩,但是从小培养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认为美国大学更有机会一试。

2.英国大学以学术能力为唯一标准,不太看国籍、出处,因此不常会有学生被莫名其妙地卡掉。所有申请过牛剑的学生知道,如果被牛津剑桥拒绝,可以收到一封非常明确的报告,讲明拒绝的原因和笔试、面试的打分。中国(乃至亚裔)孩子进美国大学会收到quota的限制,但是英国孩子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区别,因而也觉得美国大学申请比较容易。

国内的朋友告诉我,一般申请到哈耶普斯的中国高中生也有申请牛津剑桥的实力,这个我是绝对相信的。但是中国高中生是一所大学的一小部分,评判一所大学的优秀难易不能够仅仅从它对中国本地学生的录取情况来决定。

申请到哈耶普斯的世界各地的学生既有牛津剑桥举双手欢迎的,也有学术能力其实并不强而被牛剑拒绝的。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同造就了筛选条件的天壤之别,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偏见2:

牛剑的录取成功率比藤校高?

在英国申请大学本科,牛津剑桥为了控制申请人口(因为所有人都要非常详细地进行笔试面试,而且是非常学术的面试,跟美国大学开开心心的唠嗑面试是两码事),只允许申请牛剑其中一所。

英国所有优秀的孩子挤破了脑袋想进oxbridge,但是一旦失误就会全盘皆输;美国则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学校,每一所学校的申请基数非常大。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后者的保险余地更大。

p.s.实际上我个人觉得录取成功率没什么好说的。苏黎世理工大学在本国的录取率之高并不影响其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的地位和贡献。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有的时候申请成功率低过牛剑,也不代表前者更加难进。

偏见3:

牛剑宣传自己的学生是首相、富家子弟,说明两所学校的沦落?

牛剑沦落的这个观点也是某乎上看来的。

首先我没怎么听说牛剑自己这么宣传,倒是国内机构宣传得不少。

其次,如果要比较硬核数据的话,比如诺贝奖得主的数量:截至年,哈佛第一(名),剑桥第二(名),麻省理工第六(93名),牛津第九(69)。

牛津剑桥以自己的学术成就感到非常骄傲,这是无可厚非的。剑桥作为一个“沦落”的大学,年又拿了至少2个诺奖(因为我听说了2个),同比哈佛也是2个。

对于“沦落”这个概念,我想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觉得政治正确化是学术圣坛沦落的一种体现。两国的政治我不想讨论,讨论不清楚的,大家自己看着办。

我自己的一个印象:尽管美国大学最看重的可能不是学术成绩,但是课外活动、身世背景或者个人特色要非常鲜明。英国大学很看重专业能力,但是其它的课余活动不是特别在意。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再来举身边的几个例子:

同学t:我的同年级同学,有几门课同班。学习成绩在我的高中属于非常一般的(委婉说法),但是人非常好(暖男,且帅,又高,还富)。没有音乐、艺术特长,热爱体育但不算突出(没有进入校队),平时也不参加社团活动,但打游戏非常厉害(survivor2打得比我厉害,而我曾全服前十)。他是属于老师不喜欢、但很受学生(尤其异性)欢迎的男孩子。家里没有去过藤校的,但是也不是一代大学生。白人,英国国籍。被哈佛,斯坦福录取,但是被康奈尔、杜克、布朗和约翰霍普金斯都拒了,被耶鲁waitlisted。

同学a:英国数学国家队队员,游泳冠军。不玩则已,一玩就把爱好玩到极致。他被哈佛、mit都waitlist,最后去了剑桥。

同学c:英国数学国家队预备队员。和同学a简历很像,少几枚奖牌,少几项特长(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讨厌extracurricular,所以不太参加课外活动),然后英语稍稍差(把我校的gcseenglishlanguage平均成绩拉低将近一个等级),可是西班牙语几乎流利。被哈佛录取,其它藤校脆拒,被剑桥pool了。(亚裔)

同学l:跟我关系比较不好但是成绩和课外活动都还可以的一个小盆友。讨厌中国人(明确表态过反感大陆)。写自己作为一个英国人参加抗议中国的某些政策的文书。被hypsm中三所录取,被牛津拒。

同学k:成绩比较中等,课外活动也比较中等,但是人品一级棒。被耶鲁等“大藤”录取,小藤没进,被ucdavies等加州大学waitlist。(亚裔)

同学i:成绩中等但有非常优秀的辩论特长。斯坦福early录取(华裔)。

同学x:被哈佛等著名美国高校录取,但是因为a-level拿了bbb被学校记仇(对,进哈佛的学生也有拿bbb的)。

以上的例子全部真实,相信很多同校的校友都会认出来我说的是哪几位(尤其是最后一位,每年被俺们老师气哄哄滴拿来说事)。我这里列举的已经是本校近几年超过一半的duoapplicant,其他的没有写是因为不熟,或者是没有听说到录取结果。

如果你是我,你会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迷惑?

02#我也困惑过这两个问题

困惑1:

为什么我的老师反对我英美双申?

如此玄学的美国申请,尽管我一开始还是抱着英美双申的想法走的,但是被老师劝退了,理由如下(老师的理由带有自己的偏见,但我们何尝不就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偏见之中慢慢探索出折中的真理):

理由1:之前本校有一个去哈佛读数学的孩子,前两年觉得数学课程比较简单(因为generaleducation比较宽泛,但后两年很有难度),和他同年的一个同样优秀的在国家预备队的孩子去剑桥读数学以后感觉难度非常大,很有挑战性,生活很充实。英国老师觉得对于很明确自己专业方向的孩子来讲,英国的大学课程衔接更加适合。

理由2:我们学校尽管每年很多前往藤校的孩子,但是老师们对藤校有些偏见(印象不大好),就是因为去的学生远比去牛剑的要良莠不齐,(这个对我来讲很意外,因为国内我听说的是相反的说法,但是在我校有些老师眼里看来,很多美国大学的筛选有点像是一场抓阄),所以不太想让学生牺牲准备牛剑的时间去准备美国大学。按照我的housemaster的说法,他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会被牛剑录取或者拒绝,但是无从判断美国大学是否会录取或者拒绝某一个学生,因为后者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大呼不公。

理由3:我的化学老师说,对于老师来讲英国大学的推荐信从头到尾写干货(学生的成绩数据,实验项目,研究报告,学校排名),这些学校本就记录在案;美国大学要求的推荐信则得写得行云流水如同散文,字字开花。因为他是理科老师,所以觉得后者让他头痛。

理由4:美国大学申请的不公平性有的时候会破坏心态。比如跟我同宿舍楼的一个孩子在知道我们年级某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录取了哈佛而ta被defer的时候就在食堂里哭了。牛剑这种事情少一点,一般被拒的对被录取的还是比较服气的哈哈哈哈哈。

困惑2:

为什么我最后没有申请美国大学?

很多人曾经有过疑问,因为我的profile在传统认识当中其实更适合美国大学的申请(有比较厉害的人文和艺术特长的理科生,社会公益慈善活动非常丰富,办社团办音乐会等等)。但是我最后只申请了英国大学,原因如下:

1.曾经在US的一个夏季学术项目当中,和哈佛的一位教授深入地谈过一次(哈佛的宝宝们你们的很多classicalmechanics教材书就是这个教授写的)。他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但他也认为彼时的我更适合英国的大学(他自己本人去剑桥多次学术访问),因为我在三观上是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对学术神圣化有着很高的期盼,且专业目标非常明确。

2.美国大学招生对亚裔的偏见让我感到生气,而不是委屈。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欣赏我的优秀,它也不值得我的青睐。

3.一所学校如果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招生的过程中有对国际生(尤其华裔)设限,那么即使我侥幸进入了那所学校,里面的资源和机会也不一定是和其他学生一样均等的。

4.牛剑每周都有一对一或二的supervision,功课繁忙充实,个人受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留美就比留英强留学圈鄙视链到底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