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英国跟美国分家后,英国国力反而变得更加强大,直到二战。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英国人这几百年里,玩的始终就是“内循环”,一个非常不同的“内循环”。
说起大英帝国,必然会提及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这个称号很容易给人一种巨大的误解,那就是英国当年的牛逼是因为占领的全球版图最大,所以才会特别富有。
这是国人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
事实上,自从英国与美国分家后,英国的日子反而比以前更好过了。
一方面,英国也吸取了经验教训,索性给了加拿大、澳洲等很多地方一定的自治权,极大化的降低了它们走美国人独立道路的意愿。
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方式,将全球各地的统治成本尽可能最小化,尝试用最少的军队开支,获得当地最大的税赋。
这一招做得最好的,自然是现在的印度。
它近乎是大英帝国在全球统治的核心税源地,使得英国可以有巨大的财税净收入来完成全球扩张。
英国人从全球各地获得财富,并不仅仅是为了英国的体制内精英们享用。
事实上,他们的扩张与现在美国很相似,是以本国居民福利最大化为整个政策的目的。
—————————
事实上,英国长期是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来发展的。
英国人没有兴趣搞出口导向,而是把殖民地搞成出口导向基地,然后,对英国输出利益,造富大英帝国的居民。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使得英国可以长期获得天量财富的滋养。
即使在庞大的军费压力下,英国依旧可以保持国内极高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这点对比所有对英实施出口导向的国家来说,是非常直观的。
美国和英国分家后,其实对于英国的经济来说,并不全部是坏事。
统治美国,其实英国是亏本的。
伴随着那个时候英国要在全球扩张,尤其还是刚刚深度介入印度不久,英国一开始的扩张成本全部给了其它殖民地、以及英国本土。
可从结果导向来看,北美殖民地的人,不仅没有支付极高的税金,还可以享受到很好的自由贸易的福利。
所以,有相当长的时间里,北美13州的生活水平反而比很多英国本土的居民要高。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议会决定对北美13州加征关税?!
可这帮定居者也承袭了英国本土的精致利己主义脾气,你要加税,没门,不要跟我扯什么全球统治的成本。
所以,美国的独立一开始就和所有其他国家独立的原因完全不同。
这些人都是极度自私的,也恰恰是因为这种极度自私,造就了后来不得不用宪法的框架进行利益协商,并造就了后来的无特权户籍福利制,成为美国强大的根源。
自那以后,英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国无需去为统治美国而付出巨大的成本,甚至还主动把美国西部拱手相让。
但是,英国却通过美国对英的出口导向经济政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尤其在美国南北战争后,通货膨胀严重。
因此,美国政府疯狂的推广出口导向,鼓励海外的移民来当农民工,从而让进出口财税帮助美国政府度过难关。
由此,英国看似没有统治美国,甚至是失去了巨大的一块地,可是在经贸过程中,反而获得了远比此前更大的经济利益。
即,英国可以毫不关心美国的成本,毫不关心美国的本土福利代价和通货膨胀,却可以享受到美国对其拼命出口的价廉物美的商品。
这等于直接强化了英国的“内循环”模式,使得英国的公民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廉价消费品。
当时可是金本位,因此,英国只要在全球找几个大的金矿,然后挖出来转手交给美国人作为外汇储备,美国人就要发疯一样的造好东西出来送给英国。
所以,美国后来黄金储备越来越多,可是真正获得好处的,还是英国人。
—————————
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国际硬通货;获得硬通货的目标,是为了买到国外的好东西;买到了国外的好东西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重新赚取本国的货币。
一个真正强大的内循环模式,理应是这个模式。
即,不再以囤积外汇储备为目的,而是为了获得国外的优质商品和服务,让本国的企业最终可以再次赚到更多的本国法币。
何为强国?这就是!
为什么要玩“内循环”?这就是!
在这个过程中,内循环的核心逻辑也就出来了:
其起点是要不断能孕育本国的居民内需购买力,其重点是服务于本国居民的内需购买力。
这就相当于,通过双循环模式,源源不断的让其它国家的民众,为自己的居民不断输送价廉物美的好东西,而你要做的仅仅是给他们一张纸。
而同时,内循环模式下,你却不用去承担其它经济的体制成本,因为明面上,你没有“统治”那片土地。
现代大国博弈的奥秘,其实也就在这里!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服务本国居民的福祉。
何为真正的内循环?这才是!
毕竟,这才是经济学的真正常识:
全面掌控一个社会的购买力,是经济萧条的源头;
居民家庭全面掌控一个社会的购买力,则是经济繁荣的根基。
大英帝国能够维持几百年的牛逼,确实有其道理。
与其用无私去收拢全社会的购买力,不如让大家保护好自己的私利,守住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利益,反而经济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