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虽控制着爱尔兰,但宗教改革时两地并未同步。爱尔兰一直坚持天主教为主,殖民大迁徙期间,来到这里且没有改宗的英格兰天主教徒也很多。英国爆发内战后,爱尔兰岛上在保王的共同旗帜下组成了一个全新的联盟,即基尔肯尼。正当英国本土议会和国王双方军队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基尔肯尼这个组织在忙着统一爱尔兰,清除岛上新教势力,并且进展得很顺利。
这很好理解,本身天主教在爱尔兰就有雄厚的基础,再加上英格兰议会军此刻还无暇顾及它。当英国内战打到后期,苏格兰宣布站在国王一边后,早先殖民时期一起移居到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也纷纷加入了基尔肯尼联盟。这个联盟的巅峰时期占领了爱尔兰全岛,只有两个城市攻不下来,一个是北部中心奥斯特、一个是南部中心都柏林,也就是今天北爱尔兰的首府和爱尔兰的首府。
但这种巅峰在残暴的克伦威尔面前就成了昙花一现。年英国内战结束,保王军失败,查理一世被砍了脑袋,克伦威尔上台开始了他在英国的残酷统治。大半年后,他腾出手来开始挥军登陆爱尔兰,爱军从未见过如此没有任何交战道义可讲的英军,基尔肯尼联盟的几座核心城市均被屠城,城市也被夷为平地,爱尔兰贵族封地继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之后,第二次遭受没收。
后来这些土地被克伦威尔用来奖励士兵,原因是他的共和国发不出军饷,只好用这海外之地抵资。于是继爱德华六世以来,爱尔兰岛迎来第二次大的移民潮,英格兰退伍士兵纷纷聚集到北部生活,使得北爱尔兰更加的英格兰化。
克伦威尔之后英国又回到了王国状态,因为哪怕是新教议会也觉得啥国王都比克伦威尔的统治强,起码有人性一些。这又导致了国王的肆无忌惮,到詹姆斯二世在位的时候就干脆宣布自己改宗天主教。议会又受不了了,国王虽然得要,但得想个办法彻底把这个最高职位给限制住,于是光荣革命爆发,詹姆斯二世逃亡到法国,他的女婿,荷兰的威廉三世被请来做新的国王。詹姆斯二世不死心,他突然想到当年爱尔兰是支持查理一世的,于是就偷跑到岛上,希望借助那里的天主教势力东山再起,结果被威廉三世的军队打败,詹姆斯二世二次遁入法国。
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爱尔兰人开始醉心于耕种和经营,到十八世纪中期的时候,终于一改平弱面貌,凭借岛上特产经济突飞猛进。随着走出去开眼的人越来越多,加之英国在北美的海外殖民地建设得如火如荼,大批的爱尔兰人开始离开岛屿移民北美。直到后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爱尔兰裔移民仍是美国最主要的移民支系之一。
年,处于巅峰状态的英国干脆撤销掉了爱尔兰议会,使之不再是一国,而是英国议会下辖的一个地区。以前几百年无论怎么打怎么闹,爱尔兰起码还是个公国、王国,地位上与英格兰是平等关系,只不过两国都是一个国王。但到此时爱尔兰彻底沦为英国的一部分,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爱尔兰独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