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请给自己自愈的时间,无论需要多久。
我一直相信,书籍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它以另一种方式默默治愈那些细小伤口——不为人知,且遗留多年。如今的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大多数时候的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沉浮挣扎,负面情绪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象。也许,正视才是解决的唯一途径。
如果你经常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影响,并且让生活状态变得不好,不妨暂且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看一看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登场演绎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认识情绪、探索内心、得到治愈。
深陷抑郁,不能自拔热情且爱冒险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抑郁,无法自拔,每天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每天唯一做的事就是躺着,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都觉得没意思。
蛤蟆曾经是大家的开心果,以前他穿着时髦,爱打扮,衣着明快,风度翩翩,神采奕奕,充满活力。
以前蛤蟆爱用古龙香水,现在身上臭烘烘的。现在他不洗澡、不梳洗,毛衣上还粘着食物残渣。现在它脏兮兮的样子背后,是精神和内心经历了重大变化。
朋友们非常担心,建议蛤蟆去做心理咨询。
中途他们遇到了长辈獾,獾说:“蛤蟆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我就不赘述了,可他骨子里是软弱、不安分的。”
这句话,其实是对蛤蟆的严重否定。
在心理医生苍鹭的咨询室里,蛤蟆先生坐立难安,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内心的状态。
在苍鹭的再三追问下,蛤蟆先生才道出自己抑郁的真相。
原来蛤蟆之前干了一件坏事,他从监狱里逃出来,抢了别人的马和汽车。
好不容易脱险后,他跟好友河鼠说起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却遭到对方的强烈指责。
獾更是生气怒骂道:“蛤蟆,你这讨人厌的坏东西,你不觉得害臊吗?想想你犯的事儿,你父亲要是活着会怎么说你!”
这样被当众指责,蛤蟆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羞辱,沮丧不已。
经历这件事后,蛤蟆便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开始讨好他人苍鹭听了这些事后,突然提出了一个词:“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人们童年时残留的深刻情感体验,长大后会逐渐演变成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打个比方,当父母表示生气或愤怒时,孩子会感到无助,他心里会有恐惧在蔓延。
因为年龄太小,孩子必须依赖父母生存,只能选择让自己不断去适应。
长久以来,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和唯唯诺诺。
蛤蟆的父亲童年时对他要求较高,经常会在其表现不好时发怒,这让蛤蟆留下了心理阴影。
成年以后蛤蟆犯错后,面对身边长辈獾的训斥时,就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当中。
表面上看蛤蟆是想悔改,其实他的内心很不服气。
他不甘心一直被指控,可却遵循了童年时应对父亲的模式。
獾提出要替代蛤蟆校董的席位,蛤蟆心有不满却无法说出口,只能跟自个怄气。
其实蛤蟆完全可以拒绝獾,可獾太强大,他根本不敢反抗。
他害怕自己的反抗,会换来对方的不满和否定,而且他从来也不敢责备别人。
因为拥有挑剔型父母,蛤蟆活成了卑微的讨好型人格,总是在压抑自己。
进入“成人自我状态”,开始变得理性蛤蟆害怕獾,獾像极了他父亲,还拥有“爱批评人”和“愤怒”两个特性。
苍鹭指出,獾正处于“父母自我状态”当中。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我们会复制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蛤蟆不敢否定他人,但对自己却强烈批判,就是一种隐性的父母自我状态。
他无形间把父母对他的挑剔要求,强加在自己身上,以至于背负了大半辈子的道德枷锁。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引下,蛤蟆发现了他的真正问题所在:我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
苍鹭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再这样自我惩罚下去,可能会痛苦一生。
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我们进入到成人自我状态当中。
身处儿童自我状态,会感到很无助。身处父母自我状态,会变成他们的翻版。
唯有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人才能变得理性,进一步认识自己。
为了让蛤蟆走出自我怪圈,苍鹭提出来一个建议:原谅父母。
蛤蟆有点吃惊,一想到父母生前对他造成的伤害,蛤蟆心底的愤怒就涌了上来。
可当愤怒的情绪汹涌过后,蛤蟆感到深深的虚无和疲惫,悲伤逐渐包围了他。
蛤蟆何曾不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可他还是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又或者说,不愿意承担责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可以让人轻松读懂,谈笑之余治愈自己的存在。
书里的主角蛤蟆是幸运的,通过了10次的咨询,他对自己的情绪有了充分的理解,获得勇敢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而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还在苦苦挣扎;
相信读完这本书,许多人会透过蛤蟆看到自己的影子,帮助我们去诚实地面对自己;对标书里的人物,你也能收获不一样的启发。
如果你也常常突然陷入悲伤情绪中无法自拔,或者心里总是积压着许多难以排解的负面情绪,那么,请赶紧停止情绪内耗!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
而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理学心得。
现实中,他曾对无数个蛤蟆先生说:
“面对伤害,我们无处可逃,但必须完成的事,唯有靠自己才能行。”
人生苦乐无常,我们总会受伤,也总会有很多迷茫。
但不要灰心,不要沮丧。
只要能沉得住气,扛得住难,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力量。
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主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新世界的大门,也会随之为你打开。
套装内还有一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也是一本心理疗愈的书籍,书中通过一个个故事小案例,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愿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觉醒内心的力量,做自己的救世主。
CK-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心理疗愈书籍2册小店¥.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