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已引发地质灾害四千余起 呈四大特点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 阮煜琳 张大伟)“四川省灾区近五千处地质灾害隐患半数以上因地震而成灾,甘肃省因地震引发地灾一千八百二十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巨大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铁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大量基础设施破坏,地震引发的大量地质灾害给灾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五月十二日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严重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是中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在震前,国土资源部已对四川受灾区域中的四十一个县开展过地质灾害调查,查出地灾隐患点四千九百二十九处,威胁人口九十四万多人。贠小苏说,四川省灾区半数以上地质灾害隐患因为地震而成灾,新诱发的地灾点大量增加。甘肃省因地震引发地灾一千八百二十起,形成地裂缝一千二百八十六处。地震使陇南、天水等地出现许多新的地灾隐患。陕西省因地震引发地灾一百二十二起,堰塞湖一处,汉中、宝鸡受地震引发的地灾影响较为严重。据最近航遥解译和专家实地调查,地震发生后,岩体松动加上余震频繁,许多隐患成灾;巨大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铁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大量基础设施破坏,地震引发的大量地质灾害给灾区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使山体稳定性降低,形成了大量新的地质灾害和隐患;进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增大,加上余震不断,极可能导致灾区地质灾害频发,再次造成重大损失。根据航空遥感资料和专家实地调查初步分析,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出这样四个特点: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时间长。 贠小苏说,现阶段灾区余震不断,六月份进入了雨季,降雨在不断增多,地震又使山体疏松。下一步的灾区恢复重建中,以及今后人们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如果有不当的建设活动,仍然会引发地质灾害。因此,原有的地质灾害隐患,加上地震造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使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防范、治理的工作量很大、任务很艰巨。治理地质灾害将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