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秘的夜光之物
TUhjnbcbe - 2023/9/11 21:27:00

作者:黎荔

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夜晚来临了,这个半球的人不再沐浴在太阳的恩泽之下。我们抬头看到了黑色的夜空,数亿颗发光的星星在夜空中,然而天空还是黑色的夜空,因为这些星星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只有离地球最近的小小的月亮,月光皎洁地洒向人间大地,照耀夜晚。

如果在幽暗的夜晚,你突然遇到了一个闪烁着荧光的发光物,你一定会充满了意外与惊奇。

电影《阿凡达》中,导演卡梅隆向观众呈现出一个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其中遍布星球的发光植物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夜间,这些奇异的发光植物营造出一片璀璨的美妙景象,令人沉醉。事实上,这些发光植物都有原型,地球上不少富集磷质的植物会发光,它们会释放出少量磷化氢气体,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在空气里自燃后便会发出淡蓝色的光。于是,一片片叶子,一根根草茎,好似一盏盏小灯笼,荧荧的随风闪烁,它们的发光,其实是一种“自燃”现象。

还有一些释放荧光的真菌类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一场大雨过后的夜晚,在林中枯叶下面,一朵菌突然急速喷出一大团如浓烟一般的孢子,一抹美丽而诡异的绿光出现,荧光就来自于那些腾空而起的菌丝。前后左右,这里那里,一朵朵真菌顶着枯叶崛起,如同一个初出凡尘的庞大的精灵家族。最后,一片片荧光闪闪的小蘑菇,把森林大地点缀得如同繁星点点的夜空。它们在幽暗的深山中星星点点,汇聚成一片夜光森林,美得动人心弦。这些真菌为什么要发光呢?科学家的解释是,在这些夜光真菌的茎上,有一种很特别的黏液,这些发光的黏液不仅能起到给蘑菇保湿的效果,同时还能吸引那些喜欢夜间出没的虫子。仔细观察每一朵发光菌内,总有很多微小的昆虫在走动,菌盖内侧的褶皱更像是暗夜中的绿光街道,小昆虫在上面来回穿梭,汇成一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夜光蘑茹是利用发光播种,真菌的孢子会借机通过昆虫四处传播,这可是它们在浓密少风的雨林里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

萤火虫是我们最熟悉的夜光小虫。从缓慢爬行的萤火虫幼虫,到轻盈飘飞的萤火虫成虫,它们的尾部挂着一盏小夜灯,放射出*绿色的荧光,在空中留下了它们美丽的光轨……萤之美,除了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如同一个明明灭灭、影影幢幢的小幽灵,还在于那夜光,有人说是青色,有人说是*绿,还有人说是冰蓝,我觉得都接近,又似乎都不是。萤光,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光。童年时代,我一次次努力去捕捉过那道光。一次次伸出手去,但却什么也碰不到,那抹小小的光线,总在我指尖就快碰着的地方。萤火虫消失之后,那道光的轨迹依旧在心中滞留不去。闭上眼睛,淡淡的光彷佛无处可归的游*似的,还在浓暗中不停地徘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还常常琢磨夜光杯到底是什么做的?是用夜光石也即萤石做的吗?要知道夜明珠在我国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有专家指出夜明珠事实上就是能发光的萤石。但我当年在敦煌旅行时买过酒泉夜光杯,是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等雕琢而成,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墨黑如漆、碧绿似翠,薄薄的杯壁,天然形成的玉石花纹。我总觉得,离我心中的夜光杯有很大差距。当年的夜光杯应该不是这样的。

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据汉东方朔《海内十册记》记载,“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由此可见,在西周之时,已有夜光杯向中国*权进贡的历史了,只是那个时候是以和田玉制成夜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后来和田玉供应不上,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在中国的几大玉石矿脉中,只有新疆和田玉,白玉中的上品羊脂白玉,才可以称之为“白玉之精”。遥想当年,西周的周穆王远游塞外昆仑山,与西王母(西域部落的女性首领)在瑶池欢宴,入夜之后,当在美酒倾入杯里时,对月映照,杯色呈雪白并发光发亮,杯中酒液宝石般晶莹闪光,这样的酒杯,才有“夜光”之说吧?

我现在每天能看到的夜光之物,是家里那只陪伴我的英国短毛猫。夜深熄灯之后,常常能看见无声无息游走的小猫,在黑暗中一对圆眸闪闪发光,如同两丸琥珀,中间飞舞着金色的丝线。猫的眼睛底部有许多特殊的晶状体,这些晶状体有很强的聚光的能力,可以把周围微弱分散的光线收拢,聚合成束,集中地反射出来,具有这种眼睛的动物才具有很强的夜间活动的能力,能够凭借微小的光亮辨别物体,猫的眼睛,其实是在反光,而不是在发光。

无论如何,在黑暗中,隐约看到了一抹幽光,总是一件撩动人心的事,这些夜光的物体总让人有某种神秘的附魔通灵之感。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秘的夜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