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治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是70分,但是有三个同学连平均分都没有达到,为了让大家知道你们,我现在要念一下你们的大名!……”
这是我初三开始时的第一次*治考试,在那次考试中我的*治只考了63分,所以我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了大名。
当时我就想:下次考试我一定要考好,让你真正地点我的大名!
从此以后,上*治课时,老师一边讲我就一边记他讲的内容,他讲完了我也背完了,下课后我还会快速地复习一遍,早读的时候还会过一遍。
在下次的考试中,我考了97分,虽然全对,但毕竟有的是主观题,老师并没有打满分。
此后,我的*治一直保持着高分的成绩,慢慢地,我的物理和化学成绩也提上来了。
当年的我以为是自己的记性好,加上老师的激励,自己心里又想学,所以我的成绩能这样快速地提高。
直到看了东尼·博赞的《学习技巧》我才发现,其实我那时候也是隐约地用了一小部分学习技巧的。
既然在学习上用了一点点小技巧就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如果掌握了博赞有机学习技巧不是就能成为学霸了吗?
什么是博赞有机学习技巧?
这是东尼·博赞先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人脑的工作机制总结出来的有效的《学习技巧》。
东尼·博赞是英国人,他是思维导图的发明者,还是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创始人,被称为“世界记忆之父”和“世界大脑先生”。可见他是记忆和大脑方面的超级专家,他不仅拿到了语言学和心理学学位,还拿到了数学学位,真是妥妥的学霸。
他的这本《学习技巧》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大脑,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学习:没有愚蠢的人,只有没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人;错误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我们变得平庸;用博赞学习技巧变革你的学习。
没有愚蠢的人,只有没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人
当你某一门课的学习成绩不好时,你是不是会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不行?你可能会说:我的文科很好,但是理科就不行,或者你会说:我的数学很好,英语也不错,就是语文不行。
其实,并不是你的理科不行,也不是你的语文不行,是你没有掌握学习这门课的正确方法。
伊娃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伊娃曾被学校看成是愚蠢的孩子,学校还把这结论告诉了她的父母,说她根本没希望通过考试。其实伊娃只是有朗读困难症,但她却是一个有志气、爱学习的孩子。
当别人说她很笨,在这门课上不可能得A时,她会更加默默地努力学习。
在她16岁时,她成了学校的优等生,是她父母给她找的导师教会了她用博赞有机学习技巧,这为她开启了一个学习方法的新世界,让她从努力学习转化为充分发挥潜力去学习。
从此,她的学习热情更高,她不仅在学习中应用这些学习技巧取得了好成绩,在工作中也应用得很好。为此,她强烈建议在中小学能教授这些学习技巧,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学习。
错误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我们变得平庸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天天被各种知识和资讯轰炸着,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要学、要看,但是我们又很难静下心来去真正地学习。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要静下心来学习都变得很难,一坐下来,你又想我要先看会手机,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信息先回复一下;或者先刷会儿视频再学习,让自己先放松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是因为我们害怕学习新东西,怕要学的东西很难,怕自己学不会,学不懂,更有人怕自己努力了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这盲目地害怕,我们总是拖着不愿意开始。
而且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学习不是自主学习,而是由老师向我们灌输知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知识向我们压过来的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让我们领教了学习的困难所在,每门课都很难,听不懂,不要学,不想学。
东尼·博赞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要了解人脑的工作机制,比如人类是怎样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总结出学习方法。应该先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能自主地吸收知识后再开始传授知识。
用博赞学习技巧变革你的学习
博赞有机学习技巧分为两个策略:准备和应用。
其中准备包括浏览、时间与任务量、思维导图和确定目标与提问四个部分。应用又分为总览、预习、精读和复习四个部分。
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策略里的内容:
浏览就是快速跳读,了解书本的架构、图文比例、难易程度以及结论所在位置。
时间与任务量就是在浏览后可以估计出要学习的任务有多少,要花多长时间。其实在工作中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先浏览自己的工作列表,然后可估计出不同的工作量以及耗时,方便后面作工作计划。
思维导图就是说当你有了明确的任务之后,你可以先以这个任务为主题,从自己大脑中搜索一些跟这个主题有关的东西出来,做个思维导图,这样你就可以在学之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下一步的目标与提问。
目标与提问就是列出自己针对这个主题的学习目标和所有的疑问,并把这些加入到思维导图中。
这里的应用是一种阅读策略:总览就是快速阅读书中特殊印刷的部分,像主题,小结之类的,外加阅读一章中首尾的内容,那是信息密集区。
预习是快速阅读总览过后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