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金庸小说人物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姚睿琦张辉姚云洪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来自《文献与数据学报》年第3期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小说中的人物影响力和关系变化特征,分析小说的写作意图与写作特点。[方法/过程]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为研究对象,基于中文信息处理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抽取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网络,通过社区探测、k-核分解、中心性分析研究小说人物的重要程度,通过时间演化和人物关系网络结构测度分析人物影响力的演变。[结果/结论]人物关系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人物影响力与亲密关系的变化规律显著,能够揭示作者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小说社会网络人物关系中文信息处理演化分析
0引言
自然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简称NLP)应运而生,它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所能理解的机器语言,以帮助机器理解内容和提取有意义的信息[1]。中文信息处理(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简称CIP)是针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开展相关研究的一个专属领域,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具体分支[2]。
小说作为自然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以描述人物为中心、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识别人物的重要性、剖析人物关系是理解小说情节和背景的关键。主角具有揭示小说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而重要配角对情节和主角的成长往往有推动作用。传统研究小说的方法往往耗时较长,依赖于主观地解读小说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导致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定性地分析小说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小说研究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小说文本进行定量研究,以弥补定性分析的不足,吸引了许多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