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展示丨德化小学期实践 [复制链接]

1#

德化县新秀园荒草驻地艺术工作室

前言

本次活动是清华美院常规的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分由李天元老师、封帆老师带领的绘画系一、二、三年级的四各班及魏二强老师的雕塑系二年级在福建省泉德化瓷区开展,地点:德化的开放艺术工作室“荒草”,三周时间(7月13-8月5日),师生总共62人。这种跨专业合作实践是一种新的课程设计,以拓宽材料的方式鼓励学生创作兴趣,通过体验陶艺所特有的过程体验性、实验性的工艺过程让同学们尝试在常规专业手段和逻辑之外自发、自由的创作方式,具有挑战性的新材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由个性。

外出实习是美术学院的常规课程,而材料实习则不同于考察或写生,涉及到在某种工艺产业领域待上一段时间,也许在嘈杂的闷热的环境里,完全不同于学校,周围都是很实际生活和劳动的人群。自然年轻人很容易体现出的好奇心和尝试愿望,但也因人而异,也有不知所措有百无聊赖的,毕竟没有练“基本功”那么习惯,这种“非主体”课程自由度也很大,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每个人都有所期望,一是调整我们的认识,一是可以思考相关的问题,设计更适合的方式,为什么做陶艺,非陶瓷专业能做什么,技能和创作的关系,成果的预期是什么,陶瓷以外还有什么,这些同学可能的问题的思考可以促进这种课程的趣味和意义。

“玩儿泥巴”是人的天性,泥土令人愉快甚至着迷是人的本能,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为什么不再会待见这种东西呢?也许觉得那太幼稚,可能还有个原因,就是觉得那是个特殊专业的事情。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泥土上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获得满足感,但就像绝大部分娱乐一样,都会玩儿的越来越复杂越严肃最后变成生存本领和身份,比如雕塑专业陶瓷专业,人们再想去接触它就变得沉重起来,人们大多遗忘了还有这种乐趣,所以能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生活和欣赏能力仅仅局限在了专业领域,这不也是艺术教育的问题吗?专业这个东西经常代表知识技能而不是喜好的程度,这好像在否定知识技能,在人们失去了开放性和自由尝试时知识技能就会成为桎梏和负担,并且会失去热情和创造力,任何人都可以尝试泥土,它可以发掘人最基本的艺术能力,就像绘画一样。当然陶瓷是一古老又复杂的体系,非陶瓷专业的实习一定要从熟悉陶瓷(确切的说是陶艺)的性质和工艺开始,也需要花精力去逐步实践和掌握才做出个模样,同时,庆幸的是它还留给我们一个其它材料没有的宝贵空间,它始终保持着原始朴实的自然属性,捏塑、泥板、盘筑及可结合的刻、画……等等基本的工艺是很便捷的,易上手,短期就可以做很多东西,效率和体验感很强,不同水平不同步骤不同方法哪怕最拙笨的手段都有其趣味,尽管摆弄和尝试。陶艺还有极大的待开发领域,结合陶艺的结构特征其在空间性构造的训练上是比雕塑更有实验性和高效的体验性,对泥性的把握和发挥也是种极佳的方式,所以陶艺具有极高的社会普及度,在西方尤其的兴盛。如果留意就能发现这种泥土有着极强的包容度,釉、烧制更是过程和种类繁多,很多其它工艺的因素显现于陶瓷,它与雕塑、绘画、工业造型、装饰图案、建筑装饰等都有广泛的关联,也是很多专业都可以拓展的空间。陶瓷有着庞大的知识和工艺系统,独立于产业环境的实践活动是困难的,陶瓷本身又永远伴随着人的行为与复杂参与因素变化莫测互动反应,区别于其它材料泥土本身就会教给我们很多,包括偶然性,每个实践者都会得到独有的发现和感悟,所以它向来是个实验性的材料,有永不枯竭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陶艺的实践是一种各因素的合作过程,某种程度上讲创作者是陶艺过程的参与者而并不绝对的主导,而且正是每次不同的体会、发现、尝试,随机应变过程使人自动的被带入到高度专注和思考状态,那种自发持续的沉浸于工作和增强的敏锐是人人期望的工作状态,实践的价值就在于此,从学校的学习逻辑和为未来的漫长铺垫进入到面对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面对实际的创作过程,材料实践不是常规“基本功”,也不是创作课程,所以我们它更接近实验。

新材料自然提供专业以外的自由度,陶艺短期内的高效率能激发兴趣和行动力,在专业环境便利的实践要达到某种陶瓷专业的标准吗?短期课程没有意义,没有专业水准的创作拿得出手吗?看似“随意、不成熟、成功率低”的作品价值是什么?“随便搞”是无目的吗?这种过程体验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深化还是拓展?自由和个性真重要吗?这是专业训练经常自相矛盾的地方,我们应该寻求逐步清晰的解释。艺术类的实践前提是艺术,材料的实践不只是多学一门技能,非陶瓷专业的重点在于拓宽、变换思维方式,尝试,行动力,这些素养是创造力的基本条件,技能也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意义,所有知识技能最终是为创造力所用的,而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去培养它?它就那么容易?而目前专业的美术训练就有这方面问题,就是在没有不断提升感受力、自由、兴趣、思维等主动性的情况下不断累积的技能性,以此环境下容易理解和有根据的是模仿而不是创造力。所有人都认可艺术的个性和自由性价值,但值得思考的是训练中技能经验才是实际在产生作用的,这样的话马上能找到感觉和唤起潜能的确是个问题,开放、好奇、行动力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即使是年轻人,在特定背景下训练出来的年轻人突然脱离已有习惯和环境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抗拒,尤其是刚脱离高考模式的学生。大家都觉得基础和个人表达是分开的两个阶段(一切是为未来开始生活,这也跟传统思维有关),大学主要的时间都是“很有用”的“基本功”,而创作能力仿佛是未来自然而然的,仔细想想,长期削弱自主性下的训练积累的肯定不是自主性,短暂的毕业创作要求个性创造力是没有根据的,而模仿是合乎情理的。在一个小小的实习课里谈这些可能小题大做了,但事实上所有教学的东西都是系统关联的,实践必须结合思条件下非专业也可以进行自由尝试,但首要的是鼓励年轻人相信和发挥自己的潜质,了解了材料的基本工艺,但不要过多过技术化而是过程的实际体验与满足感,如能唤起年轻人自己主动性他们的活力就是成果的保障,即使随处有陶瓷专业的样板,泥土这种包容量最强的材料随时提示我们专业之外的机会,陶艺的吸引力和惊喜仍大于挫败感,我们的审美是自然给予的,泥土可以衍生太多的意义。所以一方面需要在经验基础上不断有新的认识和实验,而非只是已有经验,一方面泥土可以不断探索。与不同领域的交流以及专业的非常规思维是艺术发展良性的因素,这从国外艺术学院专业分科依据的变化已能说明。由于陶瓷在中国的古老传统使其形成了有很高地位和专业化的领域,同时这也造成了特定的封闭印象,这也是所有传统工艺的问题,德化是国内与雕塑直接相关的最大瓷区,但少有人知晓,这两个关联性最密切的领域也少有经常的交流融合。一块泥土之所以产生意义还是在于的附加值,隔绝了与艺术的普遍关联性势必萎缩退化。

学习和训练是年轻人逐渐进入社会的过程,在现实中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关联性,学校的训练应该积极的给学生创造这种锻炼的机会,可以利用外出实践的机会多了解相关的行业、文化的环境,所有的意义来自于关联性。离开学校进入这种传统工艺领域各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呈现,传统工艺与学院教育,商业与艺术等等,都是迟早要去面对的。在时间间隙我们安排了考察和体验的内容,包括不同类型企业参观、与当地工艺大师交流、非遗工艺观摩等,还有木雕、石雕的企业和工艺。部分同学住在“荒草”,体验普遍艺术家的工作室氛围。

行程计划活动流程

授课期间课程安排了考察和体验的内容,包括不同类型企业参观、与当地工艺大师交流、非遗工艺观摩、陶瓷体验和创作等,还有木雕、石雕的企业和工艺,学生获得感强,创作出相当数量的作品。

实践行程时间表

参观工厂企业

参观古龙窑月记窑

创作前的基础工艺知识的传授

开始实践

制坯

素烧

上窑釉烧

祭拜窑神

出窑

打包装箱

专题沙龙

参观石雕厂木雕厂

为工作室绘制墙绘

回校开箱

布置展览

背景:

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

在对外贸易中,瓷器是重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泉州,因此德化瓷器在明清时期便名扬海外,至今仍是最大的外销瓷基地。

特点:

德化是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处于植被茂密的山区,周围散布冷清的老村落,人口基本流入德化城关内成为陶瓷产业工人。那儿的气候得天独厚,因为海拔高,这么靠南的地方却十分凉爽,夜里睡觉还要盖着点儿。

德化不大,但陶瓷做的很久很大,围绕着它还有很多内容,还有几个国内最大的材料工艺基地,惠安的石雕、仙游的木雕、福州的漆艺,跟去厦门、泉州路程相近,都在两个小时内车程。古代多源的移民文化,保留下来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像语言、戏曲、宗教、习俗、建筑、工艺等等,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中原古老传统由于历史上山地的隔绝得以同时存续。

——德化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依托于泉州这个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不难猜出它的过去现在大名鼎鼎的原因和它陶瓷产业模式,德化的外贸瓷和茶具的规模没人能做成如此大的规模,这都源自福建移民文化的闯荡精神和骨子里的商业意识。当然要着重强调的是“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最早欧洲人给了中国瓷这个称号,毫无疑问哪儿能比德化更代表瓷的白呢,它无釉时展现出纯净的润、透,这种突出的材料特质也很容易发展出特别的塑造技艺~德化瓷塑,这种精致材料也会激发出人们创造精品的愿望,大家可以搜一下明代的“何朝宗”的作品,精美绝伦!

德化风貌·杨梅村曾板村

白瓷:

德化白瓷,是德化的代表,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等特点,另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

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陶瓷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对它格外喜爱。

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实践目的:社会化(艺术家生活——创作空间和生活方式)、从普通的材料技能实践到进入社会了解文化、材料拓展

德化白瓷

德化特色·南音

德化特色·布袋戏

德化特色·纸扎舞龙

结语:

材料和技能不决定艺术而是服务于艺术观念和个性,更多的接触材料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这次课程的意义在于材料实践和思维的拓展,突破专业、经验、技能逻辑的局限,以及跨学科的交流互动,随非陶瓷专业化,这种交叉融合却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从同学们如此大量不拘一格的作品证明了这种尝试的价值,不必以专业的角度来评判,它的价值在于更根本的艺术体验,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这种态度会更有益于艺术根本素养和乐趣,然后是专业素养。

最后感谢德化“祥裕陶瓷”曾海洲先生为我们提供的创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陶瓷系校友、陶瓷艺术家张空野的亲情和为大家所做的支持工作!

年7月25日于泉州市惠安县西沙湾留念

实践成果展《小东西》

自10月7日起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座5层绘画系走廊橱窗展出中

学生作品欣赏

左右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