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gpitp.gd.cn/new/20181231/90645.html年山东新高考试题中,出现了编写人物对话这样一个题型,虽然以后的高考不一定仍然会沿袭这种考法,但有备无患,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这类题该如何做吧。
原题呈现
(山东省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9)(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8分)
试题解析
1、整体感悟
本题是一道创新意味非常浓厚的试题,是对十多年来全国卷及一些地方卷试题的完全突破,对于新高考评价体系体现非常完美,从一核(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来看,对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起到很好的把关服务工作,对中学教学改变印证式史料教学、填鸭式满堂灌及强调课堂教学模式花样翻新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从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来看,没有扎实的必备知识、超强的关键能力、积淀雄厚的核心素养根本是不可能完成此题;从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来看,本题很好的彰显了对基础性,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考生的创新性力度非常大。总之,是一道高质量的试题。
(1)本题要求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因此解答本题首先应紧扣设问中的时间,即17世纪,在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治经济领域的大事件主要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荷兰威廉三世入主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形成、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重商主义*策、颁布《航海条例》等,可从其中任选一个进行论述。其次场景是在咖啡馆内,根据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可知咖啡馆内的人物应该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因此人物身份设定可以是新旧贵族、工商业者等。因此解答本题必须选定符合题意的论题和设计符合场景的人物身份展开对话。对话设计逻辑清晰、完整即可。
(2)咖啡原产非洲,经由阿拉伯人带入欧洲,所以咖啡的传入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进行的,由此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咖啡馆的出现正是这一变化的体现;咖啡馆内的消费人群也表明咖啡逐渐成为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普通饮品,来自东方的茶叶也逐渐成为咖啡馆提供的饮料之一,说明当时英国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这种变化则是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英国咖啡馆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经济史。结合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对本题进行阐述即可。
题干解读
本题有两小问,第(1)问要求编写一幕17世纪的人物对话场景,考查的关键能力有客观叙述历史事实的能力,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解释历史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等能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是相当的大。本题要求编写的一幕话剧时间定位在17世纪,解决本题的思路是:
①快速过一遍17世纪英国的重大史实。这是这一幕人物对话剧本的基本素材。
②确定人物对话主题。这是这一幕人物对话的核心,是这一幕人物对话能否顺利编写的关键要素;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
③编写人物对白。注意千万不能像《等待戈多》里的那两位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这种现代文学的对话肯定是得不上分的,对话要直白,逻辑清晰,主题明确,史实清楚,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段的人物对白,最后务必注意对话过程要完整,也就是说是一幕完整的人物对话剧本。建议字数控制字以内。
第(2)问相对来说要简单了许多,实质上就是一道论证观点题,属于论证别人的观点题。本题论证的素材就是题干材料关于英国咖啡馆变化的相关信息;说明论证的观点是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以这个作为观点是最简单最快捷的作答选择。当然,考生还可拟定与咖啡馆和经济相关的观点,但必须要体现题目要求说明的主旨——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这样做显得有点曲线救国,既有一定的难度,也比较麻烦。解决思路和作答步骤如下:①围绕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论证咖啡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关系,即说明咖啡馆的变化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变化。②说明论证要充分,一般要求要用两三个史实做论据,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提取有关咖啡馆与经济相关的有效信息,并进行与观点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说明论证。③简单总结,照应观点,完美收官。
材料解读
①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结合地理所学知识可知,咖啡是热带生长的植物,欧洲缺乏种植咖啡的条件。英国在17世纪中期才出现面向大众的咖啡馆,可以联系到新航路开辟,地区性贸易发展为全球性贸易,咖啡这种热带饮料才能进入英国。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冲出欧洲走向世界,直到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才冲出了欧洲,所以到年出现第一家咖啡馆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英国对外的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咖啡馆在英国也就逐渐普及了。
②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18世纪中叶,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欧洲大陆霸主法国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随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不同人群聚集在不同的咖啡馆,说明英国社会阶层分化,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也使得英国贫富两极分化日渐突出。
③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主要产自东方,尤其是中国。新航路开辟后,茶叶贸易逐渐扩大,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是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饮茶都是上流社会的专属。直到英国占领了印度后,将中国茶叶偷偷引种成功后,饮茶在英国才逐渐普及,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轮船的发明使用,茶叶更是大量运进欧洲,茶叶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整理答案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剧本一:主题:开明时代结束了
地点:伦敦街头某咖啡馆
时间:年
约翰:上帝呀!现在这帮家伙怎么啦?
威廉:咋回事?约翰:本以为绞死了查理,废除了君主制,建立的共和制能好一些。这不又建立了什么护国主*体,这不是*事独裁嘛!哎!还是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最好、最开明。
威廉:伊丽莎白时代真的很开明?
约翰:当然啦!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当年作协举办了一个微型小说大赛,要求围绕上帝、女王和性展开。你猜怎么着?
威廉:怎么啦?(好奇引来安东尼、布莱尔、查尔斯等人围了上来)
约翰:有一位女中学生获得一等奖。威廉:她写了什么内容?
约翰:上帝啊!女王怀孕了,谁干的?众人大哗。
威廉:这不是侮辱女王陛下么?谁都知道,女王陛下终生未嫁呀。结果怎么样?
约翰:女王非但没生气,还亲自给这个女学生颁奖哩,一等奖哦。
众人啧啧称赞:真的很开明呀!
约翰:是啊!她领导英国最终摆脱了罗马教廷的统治,还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冲出欧洲,走向世界……可惜呀!开明时代结束了。看看我们这半个世纪过的都是啥日子,刚结束了专制统治,又来一个*事独裁。
威廉:我听说斯图亚特家族一直在谋求复辟,会不会再发生战争?
约翰:*知道!哎,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众人在唏嘘感叹中散去。
剧本二主题:丈人逃跑,女婿登基
时间:年5月
地点:伦敦某咖啡馆
查尔斯:号外!大新闻!女婿登基,丈人逃跑。
布莱尔: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
查尔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这两位国王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整天叫嚣着要恢复天主教统治秩序。
布莱尔: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嘛!
查尔斯:尤其是詹姆士二世那个坏蛋,他老婆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最近给他生了一个男孩,根据王位继承儿子优先原则,这个男孩将来要当国王,到那时,麻烦就大了!
布莱尔:Way?
查尔斯:小男孩在虔诚的天主教徒母亲熏陶下成长,长大了必然是一个纯正的天主教徒。他当上国王之时,就是天主教统治秩序全面恢复之时,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荡然无存之时。
布莱尔:这可如何是好?
查尔斯:这不,议会中有些人认为长痛不如短痛,最后联合起来邀请荷兰执*官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回来做国王。
布莱尔:这不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女婿吗?哦,詹姆士二世没有反抗吗?
查尔斯:是啊。女儿女婿率领一万多人横渡海峡,抢滩登陆,詹姆士二世组织*队反击,但是,*队临阵倒戈。他赶紧领着他那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老婆,抱着那个小天主教徒逃到法国去了。
布莱尔:墙倒众人推呀。好!这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剧本三主题:王权受到真正限制了
时间:年
地点:伦敦某咖啡店
约翰逊:喜大普奔!
亨利:啥事这么高兴的?
约翰逊:《权利法案》颁布啦!
亨利:这有啥高兴的?不就是又颁布了一部法律吗?
约翰逊:《权利法案》可不是普通的法律!王权受到真正限制啦!
亨利:啊?赶紧说说,到底怎么个受到真正限制啦?
约翰逊: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国王征税必须要经过议会同意;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等。
亨利:看来王权真的受到限制了,那是不是就确立了议会主权?
约翰逊:是的。从此以后,王在法下。
亨利:我明白了,这部法律重新界定了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的议会,从此变成了议会的国王。
约翰逊:说的是,这叫做君主立宪制,看来咱们英国必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可喜可贺!
亨利:哈哈哈,丈人逃跑,女婿登基,保住了革命成果,又把王权给限制了,好啊!日子有奔头喽。
说明:①从咖啡馆变化看世界贸易发展史。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世界隔绝孤立的状态,地区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原产热带地区的咖啡被贩卖到英国,并随着贸易的扩大,咖啡馆逐渐普及。
②从不同群体聚集不同咖啡馆,看到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影响。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英国社会阶层分化,最终形成新的社会结构。
③从茶叶的普及看到了世界市场发展历史。新航路开辟后,茶叶开始走进英国咖啡馆。随着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茶叶贸易逐渐扩大,茶叶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总之,咖啡馆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经济的发展变化,咖啡馆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
附山东卷参考答案
(1)主题:主题明确,紧扣英国当时*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层次二: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清晰;层次三: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2)从咖啡馆的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茶叶进入英国咖啡馆并且销量不断增加,饮茶从一个新鲜事物逐渐变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咖啡馆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工业革命进行,英国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咖啡馆逐渐由开放的、面向各阶层的消费场所发展为专门化的、面向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消费场所。